2022-07-27 16:24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7日讯 东平县沙河站镇孙村将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结合,不断在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中寻找平衡,使古老的竹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籍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孙村的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易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近年来,孙村借助“艺术点亮乡村”的理念,将村集体和传承人等平台整合,实现了竹编在设计、加工、制作、包装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规范化运营,使传统手工用品完成迭代升级,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通讯员 王楠
阅读量:28.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