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7-21 23:23
发表于山东
南昌市红谷滩区是集商贸金融、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居住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中心区,素有“英雄城CBD”之称。红谷滩区消防救援大队成立于2003年,是一支与红谷滩区一起成长壮大消防救援队伍,它的主要使命就是守护好这256平方公里土地。
“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红谷滩区现有超高层建筑50余栋、高层建筑1316栋,其中最高的建筑达303米。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如不及时处置,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所以必须建设一支快速反应、作战专业、处置高效的高层建筑火灾专业队伍,随时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南昌市红谷滩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黎昱辰说。
对此,该大队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重点强化火情侦察、内攻搜救、堵截控制、破拆排烟、外部控火、移动供水、消防电梯他救自救等战术训练。高层固定消防设施的学习和测试也是消防员的必训科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0年,该大队提请区政府采购了一辆价值552.8万元的48米大跨度举高喷射消防车。目前,红谷滩大队共有大功率排烟灭火、多功能举高消防车辆9辆。现代化的装备、强有力的保障让消防救援队伍如虎添翼。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大楼5楼平台突发火情,请5楼楼长立即前往查看,值班人员随时准备启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7月1日,一场高层建筑应急疏散大演练正式开始。
“发生火灾时,能否采取正确的方法避险和疏散逃生,是保护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我们在单位组织开展应急疏散大演练专项行动,指导单位制定完善预案、开展预案培训、细化演练流程、组织实施演练、针对暴露的问题调整完善预案,让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能第一时间科学、有序疏散逃生。”黎昱辰介绍。
今年以来,红谷滩区共有54家社会单位制定完善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2000余人参与演练。
“打铁必须自身硬”
“五一”前夕,红谷滩区九龙湖小型消防救援站站长麦玉山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10月,26岁的麦玉山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首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随着发令枪响,他飞速奔跑,稳稳地将钩梯挂在训练塔上,爬上四楼……他以16秒76的成绩勇夺攀登挂钩梯第一名,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灭火战斗员项目金牌,捧回了荣誉“金头盔”,而这“金头盔”在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中只有六个。
“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克服‘本领恐慌’,才能挑起这份守护的重担。”该大队政治教导员蔡定帅说道。
对标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能定位,瞄准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需求,队员们坚持每天3小时体能训练、3小时专业技能训练,围绕必训科目,进行每周一考核、每月一竞赛。此外,为应对江西地区夏季雨水较多、洪涝多发的情况,大队还组织开展了针对性的游泳、舟艇驾驶、绳索应用等水域救援专业性训练,不断提高队员专业处置能力和科学施救水平,确保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近年来,该大队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160余项,先后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文明单位”“全省青年文明号”“全省青年雷锋岗”“全省学雷锋先进集体”等荣誉;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麦玉山,“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蒙邦雷等先进典型。
多形式宣传拓宽阵地
“灿烂的一天又开启,我们唱首消防歌……”每当夜幕降临,水天消防广场就会聚集一群可爱的阿姨大妈,她们打开音响,排好阵形,欢乐地跳着由红谷滩消防救援大队改编的《最炫消防风》广场舞,引来众多群众围观。
6月29日,作为赣江市民公园第四期工程里唯一的主题广场——水天消防广场亮相红谷滩。该广场投入5000万元,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分为消防标志区、消防文化区、消防知识区、儿童游乐区、先进典型区五大部分,集消防知识普及、消防互动体验、队伍形象展示、消防文化呈现于一体,让市民能够在休闲娱乐中了解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
“广场的开放,也让消防宣传从此有了自己的‘主阵地’。”该大队宣教员李英歌介绍,广场开放后,该大队不定期在此开展宣传活动,把消防安全意识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为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2013年,该大队就成立了“红先锋”青年志愿者专业服务队。“红先锋”们每周都会在辖区内的社区、商场、休闲广场等进行摆摊设点,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针对疫情期间的消防宣传工作,“红先锋”们坚持每天在防疫一线上协助物资分发、核酸采集的同时,利用早、中、晚饭时间段,拿着小喇叭在社区“喊话”,提醒居民居家防疫注意消防安全。9年来,服务队共开展消防宣传活动432次,张贴发放消防宣传资料40余万份,接受群众咨询数10余万人次。
大队同时扩展多元化的消防力量体系,积极构建消防工作群防群治网络。今年3月份,南昌市首支乡镇“消防义务骑兵队”在红谷滩区厚田乡正式成立。由5名退役军人组成的“骑兵队”,骑着电动自行车深入厚田乡77个自然村,充分发挥“移动广播”的作用,播撒消防安全的种子到广大的乡间田野。
审签:郑少忠
阅读量:17.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