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昔日“投诉户” 今朝“引凤人” 从杰迪振的“新生”看江西景德镇高新区营商环境的“蝶变”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8-15 21:32

发表于山东

走进江西杰迪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迪振),随处可见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来到公司仓库,包装好的汽车减震器更是堆积如山。

“这里只是公司库存的部分产品。高新区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和仓储两大问题,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满负荷生产!”杰迪振董事长龚少华感慨万千。

杰迪振是江西省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景德镇高新区)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减震器的外贸型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海外。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品出港困难重重。到今年4月,杰迪振就积压了 3000 多万元的货物,不仅仓储空间严重不足,而且流动资金也出现了巨大缺口,濒临停产。龚少华心急如焚。

景德镇高新区分管企业服务的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湖获悉后,立即带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3天就帮杰迪振租赁好了紧邻企业3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用作仓库;半个月时间不到,就帮企业申请到了500万元的“财园信贷通”贷款,解了杰迪振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面对企业提出的其他问题,景德镇高新区税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迅速响应、倾力帮扶,杰迪振不仅享受到了10多万元的税费减免,还招引到了20多名急需的专业人才。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仓库给仓库……父母对待子女,也不过如此。”龚少华由衷地感叹。

“最让我感动的是,6月24日,景德镇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军冒着酷暑带我们去杭州跑市场,帮我们对接吉利汽车的新订单……”说起高新区的暖心服务,龚少华侃侃而谈。

杭州之行,进一步坚定了杰迪振增资扩产的信心和决心。

回到景德镇,龚少华立即召开董事会,商议启动投资2500万元的空气电子减震器项目,并于6月27日注册成立了江西杰迪震汽车悬挂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的空气电子减震器,将填补江西市场的空白。”龚少华说,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正在试生产,9月就能实现量产,每月可以新增产值1000万元,成为杰迪振实现逆势突围新的增长极。

数字化转型,是后疫情时代制造企业的自救良方。今年7月,杰迪振毅然启动了投资4500万元的智能化车间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

如今的杰迪振,发展如“鱼”得“水”。截至7月末,杰迪振已实现营业收入2900多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93倍。

激发杰迪振活力的根源,正是“一号改革工程”的实施。

杰迪振还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小秘密”,就是入驻景德镇高新区之初,曾经打起过“退堂鼓”。

“那是2020年3月,杰迪振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生产设备也已安装到位,还接了不少外贸订单,却遭遇了‘断水风波’。”龚少华回忆说,没有水就无法投产,损失难以估量。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奈之下,还把这事给投诉到了媒体。

“当时九江一个新能源汽配园,主动联系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优惠条件,让我们搬迁入园。”龚少华告诉记者,这让他很动心,还特地在九江注册了一家新公司。

龚少华说,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是因为景德镇高新区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做法打动了他,“高新区不仅积极协调水务公司帮助杰迪振铺设了供水管网,还每天安排四趟洒水车给我们送水,直到自来水通水那天,确保了工地建设和生产用水”。

如今,每当龚少华和客户、供应商谈业务,他说得最多的不是杰迪振和杰迪振的产品,而是聊自己的切身感受。

正是在龚少华现身说法的感召下,目前已有浙江、山东、陕西等地的10多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来景德镇考察。

“西安一家生产汽车空气滤清器的企业,有意在高新区启动投资5亿元的项目。”龚少华乐呵呵地说。

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景德镇高新区勇于破题,创新企业诉求“照单全收-限期办结-督查通报-顶格推进-满意度回访-问题清零”的“闭环”办理模式,多渠道、多领域收集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采取“建账、分账、交账、对账、销账”的推进方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成效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努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汪湖告诉记者,自推行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工作模式以来,景德镇高新区共受理70家企业133件诉求,全部做到1个工作日对接联系,5个工作日内办结回复,按时办结率为100%,企业满意率高达98%。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西新闻

作者:程万海 杨颜菲

阅读量:34.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