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德州节粮减损经验做法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题推广

2022-09-30 07:34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30日讯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简报》专题刊发《山东德州启动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典型经验做法。此前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全国农户科学储粮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着重介绍德州市农户科学储粮和全链条节粮减损做法。

“我们倡树‘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理念,扎实推进粮食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全链条节粮减损工作,坚定不移把这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委政研室(改革办)二级调研员朱瑞山介绍,德州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节粮减损工作,印发实施《德州市全链条节粮减损行动方案》,在全省率先启动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实施颗粒归仓、微损存储、低耗运输、粮尽其用、文明餐桌、节粮家风“六大行动”。

机械收获中粮食破碎率高、脱粒不干净等是造成粮食损失的重要原因。德州市大力推广先进农机具,选购损失率低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检修各类机械16万余台套,全市小麦机收损失率都在2%以内,极大减少了田间地头收获损耗。

除使用先进机械设备,人的因素更至关重要。德州市开展以小麦机收减损为主题的大培训,今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6万余人次。在小麦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临邑、陵城、乐陵等9个县市区,组织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推动机收作业精细高效、提质减损。

眼下已迎来秋收季,齐河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赵庆旺正带人忙着对烘干仓储设备进行调试,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仓内安装有多参数良性测温系统,可全天候对粮堆中的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烘干仓储设施能有效改善粮食产后烘干、储存条件。”赵庆旺介绍。

齐河县投入5亿元布局建设16处高标准粮食烘干仓储设施,用于烘干小麦、玉米,1年可减损粮食1万余吨。不仅是齐河,德州市在全市范围内高标准实施绿色仓储工程,落实商品粮大省奖励等资金1.07亿元,新建、扩建高标准粮仓仓容约16万吨。同时,高质量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累计发放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3万多个,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500余吨。

德州市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粮食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加工等环节的损失率。例如,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减少加工环节的损失,提高成品粮油出品率和副产品利用率。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损失。

“我们将继续实施‘六大行动’,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创新模式,实现全链条节粮减损新突破,力争2025年将德州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节粮减损示范区,形成高产、节粮‘双示范区’格局。”市发改委主任王大山信心满满地说。

文章为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

作者:常建

阅读量:39.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