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你不知道的非洲丨走进“几内亚湾明珠”赤道几内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18 21:24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你不知道的非洲丨走进“几内亚湾明珠”赤道几内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也许会有人分不清这些国家的名字,的确,这些都是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附近的国家。其中,赤道几内亚国土面积28051平方公里,人口140万。

1970年中国和赤道几内亚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文教、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带动下,中赤几合作进入快车道,中国多方助力赤道几内亚实现多元化经济转型,中赤几之间的友谊也历久弥坚。心若相依,虽远犹近。戳视频,一起来看看这个非洲国家吧!

不在赤道上的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西海岸,由大陆和岛屿两部分组成,首都马拉博在最大的岛屿比奥科岛上。

虽然叫做赤道几内亚,但其实赤道并没有穿过它的陆地领土。在热带雨林气候和习习海风的双重作用下,赤道几内亚植被茂密,全年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

唯一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非洲国家

在非洲大陆,赤道几内亚是唯一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但它同时又是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的成员国。这还要从它苦难的历史说起。

15世纪的大航海时期,葡萄牙人在前往印度的航路中发现了赤道几内亚,并将其据为己有。1778年,葡萄牙把赤道几内亚割让给西班牙,以此换取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部分殖民地。1968年,赤道几内亚推翻殖民统治,正式宣告独立。

向经济多元化转型

独立后,赤道几内亚一度发展缓慢。长时期的殖民掠夺,使得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几乎没有什么工业。20世纪90年代,在赤几领海发现了大量石油,此后,石油的生产和出口成为该国最重要的财政收入。

然而,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带来很多弊端。农业总产值连年下降,传统的经济作物可可和咖啡,产量也严重萎缩。2014年,赤道几内亚正式启动经济多元化进程。

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雨情

中国和赤道几内亚于1970年建交。此后,两国之间建立了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马拉博污水处理厂是赤几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前当地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地表饮用水很容易被污染。污水厂建成后,公共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马拉博污水处理厂中方负责人黄思源表示,最直观的就是疟疾发病率的下降 ,从原来的45%降到了现如今的11% 。

家庭种植一直是赤几传统的耕作方式,产量较低。当地人喜欢吃稻米却不会种水稻,只能吃价格高的进口米。中国帮助建起了示范农场,引入机械化的种植方式,还多次举办水稻种植培训班,让赤几人民也吃上了自己种出的稻米。

马拉博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大学城、国家电视中心、国家公园等新地标建筑也逐渐建成,为赤道几内亚加快经济多元化转型提供了基础保障。

中国企业还为当地培养了很多职业技术人员。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中赤几世代友好的友谊播撒到各行各业。

中国印象

在赤几首都,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人,想听听他们对于遥远的中国的印象。

马拉博居民:中国人对我来说就像兄弟,所以我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

马拉博居民:我对中国的印象是两国之间的合作。虽然中国是个遥远的国家,但中国和赤几有很多的合作。我很想去中国旅行。

马拉博居民:中国和赤几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我对中国的印象都是好印象。

马拉博居民: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是我看过一些中国的电影。在赤道几内亚,对中国的印象就是有很多中国的店铺,里面的很多产品我都很喜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与中国相隔万里的赤道几内亚,带着两国人民的祝福,在发展的道路上正不断探索前行。它就像大西洋畔一颗小小的珍珠,虽经磨砺,但终将绽放出自己的华彩。(总台记者 李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资讯24小时

阅读量:21.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