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2日讯 近日,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结果揭晓,经学校推荐、省级初评、全国评审等环节,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2020级针推班学生陈玉娇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和奖学金。
她是黑暗中的“舞者”,用花样跳绳演绎“中国韵律”。全盲的她在全国残运会上跨组别参加低视组花样跳绳比赛并蝉联冠军。她刻苦学习、热心公益,在苦难中开出璀璨之花,她就是滨州医学院陈玉娇。
陈玉娇,出生于2001年2月,是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一名视障大学生。她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一个山村小镇。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的特大山洪泥石流,让她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举家搬迁到异地重新开始。然而,灾难的脚步却接踵而至,2011年,一场病痛带走了她的父亲。2012年,她和妈妈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她双眼突感不适,诊断结果是双眼视网膜大面积脱落,妈妈带她辗转了多家医院,结果都是无法治疗。11岁那年,她还在懵懂之中就失去了光明。
一而再、再而三的噩梦几乎要将小小的她击垮,她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出门,害怕世人审视的眼光、窃窃的议论。然而,即便生活有再多的磨难,她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在一度消沉过后,当她想到苦难的妈妈,听到妈妈悄悄的啜泣声、听到妈妈和自己强颜欢笑,她心疼妈妈,想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和妈妈共同抵挡风吹雨打,用微笑去安慰心力交瘁的母亲。
2013年9月,在了解到党和国家的对残疾人的福利政策后,她鼓足了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很快,她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找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翅膀——花样跳绳。从此,无论是运动场地,还是寝室走廊,都留下过她跌倒与爬起的痕迹。
从一开始的笨拙、摔跤、跌倒到渐入佳境,再跳到信手拈来、花样百出,她将跳绳这项不起眼的运动项目跳出了耀眼的光芒。常人很难想象一个视障女孩克服了多少困难才能跳出如此惊艳的花样跳绳,如何用听去精准定位到训练地点,如何用听去理解老师讲解的各种花样,如何用听去与小伙伴们达到双人跳绳、多人跳绳的默契,达到同频同步的效果。
正是凭借着这股坚忍不拔、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和优异的花样跳绳成绩,2014年她成功进入省体育训练队,先后获市级、省级、全国跳绳比赛几十枚奖牌,更是在2019年第十届全国残运会获“一金两银”,在2021年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获“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她的生命闪烁出绚烂的光华。
因为在体育运动中她收获健康和自信,所以她更加热爱花样跳绳运动,并将其作为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她励志要将花样跳绳运动发扬光大,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训练时,她帮助刚入队的弟弟妹妹们如何快速入门,教会他们花样跳绳的各种技巧秘诀;竞技场上,她多次与健全人同台竞技,向所有人展示残疾人群体的运动风采,证明视障者除了看不见,不比任何人差;学业上,她从未懈怠,学会用盲文阅读书写,用读屏软件提高阅读速度,用听和触摸来弥补自己看不见的缺失,她连续数次获得校级、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2020年,通过全国的残疾人大学生单考单招考试,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滨州医学院,实现了她人生的又一次飞跃,她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步入大学后,她活跃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舞台”,以梦为马,不负大好时光,在最美好的年华,努力充实自己,汲取奋进的力量。
她身兼数职有多重身份,作为体育运动达人,她热心各类体育赛事,坚持要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她主动担任班级体育委员,组建了学校花样跳绳运动队,带动老师、同学一起玩转花样跳绳、团体长绳、绳操,讲解在体育运动中保护自己的关节。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热心运动,并在第十届烟台市残运会中获得了11金11银4铜的好成绩,在竞技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作为创新创业达人,她希望帮助更多的视障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她带领团队的《Be Your Eyes》项目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致力于搭建一个方便视障者出行的线上服务平台。
作为志愿服务达人,节假日,她经常到周边社区开展推拿按摩志愿服务,讲解养生保健知识,用自己所学帮助社区居民减少病痛,希望尽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她还参与无偿献血,加入全国器官移植志愿者团队……她就像一束光,照亮、温暖、带动更多的人积极面对生活。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