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雄安新区:实施“1+3+6”行动计划 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12-16 10:52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雄安新区:实施“1+3+6”行动计划 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

为加快推进新区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日前,雄安新区印发《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均衡合理、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到2025年,兜底保障、普惠均等、高端康养等多类型养老床位得到有效供给,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60%以上;片区(县)养老指导中心全面建成,养老服务互助设施乡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区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社会化运营率达到80%以上;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80%以上;失智失能重点人群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达到90%以上。

《计划》明确实施“1+3+6”行动计划,即打造1个养老服务品牌“雄安颐(E)养”;积极构建以片区(县)养老指导中心为中枢,街道(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互助养老设施)为基础的片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定位精准、功能互补的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服务品牌塑造、养老事业改革攻坚、尊老爱老助老环境营造、养老产业培育等“6大行动”,让养老服务更加精准、更具品质、更有温度。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面,《计划》提出有序建设社区级养老照料中心,配套建设街坊级养老驿站。社区层级按照嵌入社区的小微型养老机构模式建设,单个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设置30~50张床位,重点建设集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照料中心,承担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覆盖“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街坊层级按照单个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以养老驿站为基点开展站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不设置全托托养床位,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助餐供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服务,覆盖5分钟生活圈。

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面,《计划》要求建立养老服务基本清单,根据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坚持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制定并发布新区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项目、内容、标准等,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孤寡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实行清单动态调整,持续优化。

养老服务品牌塑造专项行动方面,《计划》提出打造“3社+X”特色居家社区服务品牌,依靠社区、社工、社会企业三方力量,针对不同养老群体提供多样化、多层级养老服务。发挥社区工作者作用,重点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孤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老年人开展定期探访关爱工作,建立专项工作台账,兜住兜牢养老服务底线。发挥社工力量,开展上门个案服务、特殊老年人小组服务、活力老年人社区活动等,帮助老年人融入新建片区、高效利用社区养老设施、便捷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利用社会企业专业运营队伍,以养老设施为据点、以上门服务为抓手,提供助餐供餐、康复保健、娱乐教学、生活照料等专业化定制化服务。

此外,《计划》要求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依托京津冀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医疗机构、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加强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设立培训基地,对养老服务人员开展免费培训,岗前培训率达100%。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护理人员岗位技能比赛活动。开展服务人员星级评比活动,每年表彰优秀一线服务人员不少于20名。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河北新闻

作者:邵玉姿

阅读量:31.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