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2023-02-28 13:21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成效显著!数读2022年山东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工作
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01
科研立项创历史新高
01
近三年科研项目立项经费持续增长
◎2022年国拨立项达7.53亿元
02
重大项目立项再创佳绩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黄淮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丰产增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立项经费3190万元;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7项,立项经费2800余万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3项,资助经费1300余万元;
◎ 承担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11项,总经费4900余万元;
◎ 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项目1项,总经费2300万元。
0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稳定增长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调整中,我院4名岗位专家和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顺利接替、1名岗位专家成功竞聘,目前我院共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5名、综合试验站站长19名;
◎现有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1名、岗位专家47名、综合试验站站长9名。
04
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连续
获得省财政稳定支持
◎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工作经第三方绩效考评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继续获得省财政滚动支持9000万元,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新兴交叉学科任务、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等科研任务常态化实施“揭榜挂帅制”,共有60项科研任务成功揭榜。
◎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工作经第三方绩效考评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继续获得省财政滚动支持9000万元,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新兴交叉学科任务、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等科研任务常态化实施“揭榜挂帅制”,共有60项科研任务成功揭榜。
02
学科及创新团队改革初见成效
01
规划建设八大学科群
◎规划建设作物科学、园艺科学等八大学科群,分类打造卓越、优势、特色和新兴四类创新团队。
◎已启动建设97个创新团队,建立了学科门类全、协同创新支撑产业强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02
启动建设了18个虚拟研究中心
03
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持佳绩
01
重大科技奖励持续保持佳绩
◎ 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40项,其中,部省级科技奖11项,赵振东院士荣获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
◎ “荷斯坦牛特色种质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一种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专利获省专利 奖一等奖
◎ “小麦玉米周年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02
全院知识产权数量再创新高
◎ 新获授权专利479件,其中发明专利365件;新获软件著作权166件;新获植物新品种权49件,通过审(鉴/认)定品种54个,通过登记品种34个;通过认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19项;发表论文734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33篇;出版著作20部。
04
平台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
01
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
◎ 获批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02
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实现新增长
◎ 获批农业农村部畜禽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
◎ 获批农业农村部天敌昆虫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获批农业农村部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滨海盐碱地)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 获批农业农村部黄淮海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获批农业农村部黄淮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03
平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 组织完成9个农业投资类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 全力推进小麦、花生、设施果树3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按期完成五年发展规划编制。
04
实验室管理更加安全规范
◎ 实现全院实验室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的统一管理。
◎ 实现全院实验室废弃物的统一处置。
◎ 实现全院试剂耗材的网上统一公开竞价采购。
◎ 实现全院大型仪器设备的统一开放共享。
05
科技合作工作取得新进展
01
构建农业新型科企联合创新体系
◎ 第二届面向社会公开寻榜、张榜、揭榜农业科技难题工作实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主动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科技服务方式,我院创新团队成功揭榜项目133项,总经费1.5亿元,搭建了一个“技术需求方”与“创新优势方”之间的直接对接平台。两年累计对接194企业(新型经营体主体等),揭榜项目230项,经费2.8亿元。
◎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10个创新联合体。聚焦产业需求和聚力破解产业问题,根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了跨单位跨学科的大联合攻坚团队,建立10个创新联合体,初步构建科企协同创新体系。
02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科技协同创新
◎国家层面:牵头联合沿黄九省(区)及新疆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等10余家涉农高校院所联合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科技创新联盟现代高效农业专委会”。成功举办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高层峰会”。
◎省内层面:深入实施黄河三角洲科技大会战。印发《关于实施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的意见》,编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突破黄河三角洲战略实施方案》,在品种、技术、示范推广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效。
03
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
◎落实中央和山东省委援疆战略部署,加强东西部合作,我院与新疆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打造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样板,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疆共建小麦等4个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04
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以“绿色通道”形式批复我院50个科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单列计划名额,为我院首次获批研究生招生资格。目前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研究生300人左右。
06
科研生态显著改善
01
学术委员会运行实体化精准化
◎落实院党委“专家治院”和学术委员会实体化运行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对学术事务的咨询、评议、审议和决策职能,共召开34次院学术委员会专题会议。
◎院学术委员会设立五个专业学部,制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
02
学术交流常态化品牌化
◎依托舜耕论坛品牌,全院举办舜耕论坛63期,其中主题论坛3期、专家讲坛60期,青年沙龙72期。
◎印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展报告制度》,汇编《科技创新进展》。
03
学会运行实体化社会化
◎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评价52余项,立项团体标准86项,正式发布56项。
◎紧围绕黄河流域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种业创新、耕地能力提升、农业绿色防控等为主题,邀请20余名院士专家成功举办了5场高层次学术会议。
◎完成第二届齐鲁农业科技奖奖励工作,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山东农产品区域服务团。
编辑部门:院办公室(宣传处)
供稿部门:科技管理处
阅读量:21.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