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晚报
2023-03-16 10:04
发表于山东
走进桓台县起凤镇,沿途会看到各色古朴雅致的茅顶木屋、亭阁,如繁星般散布延伸于河湾、苇汊、荷塘中,之间有回廊木桥相连沟通,这就是马踏湖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水上餐厅——鱼屋子。
坐在鱼屋子中,品尝湖味佳肴,属于马踏湖独有的景致。湖区的餐饮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当地出产的鱼、虾、蟹、蒲白、莲藕等制作湖味小吃,新颖别致,味道独特,广受称誉。
“马踏湖物产丰富,用湖内特产能做出一百多种风味独特的菜肴。”临湖而建的“巩本明鱼屋子”当家人巩本明说。
当地民谣称:“金丝鸭蛋白莲藕,稻香蒲茂加苇柳;湖中财富取不尽,鱼鳖虾蟹样样有。”临湖抓鱼,就地取材,马踏湖鱼鲜烹出万千味道,著名的有炸莲花、莲子羹、泥鳅丸、糖醋鲤鱼、鳞炸鲫鱼、蒲白黄鳝汤、辣炒黑鱼片,数不胜数。
马踏湖名吃荷香鸭,选用的是地道的湖鸭,最宜于手撕,即撕即食,用以佐酒,荷香扑鼻,回味悠长。荷香鸭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鸭子清洗好,放入油锅中炸至表皮金黄,再包上荷叶,细火炖煮2小时。别以为这就能吃了,煮熟的鸭子要再浸泡10个小时,随后晾晒一天方能上桌。
炸河虾是湖区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家常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然而,要炸得香酥透脆,还是有讲究的。选用个头稍大点的野生河虾,约莫有小半拃长,用干面裹了,撒上少许精盐,下油锅炸着吃,味道鲜美。
马踏湖鲤鱼,最受欢迎的吃法无疑是过油烹饪。新鲜活鲤鱼杀好后,打上花刀,下油锅两面煎至金黄,再炖熟。从翘开的鱼皮下夹起一块鱼肉,在油花刚刚好的汤汁蘸一下,放进嘴里,肉质细嫩,鲜而不腻。
湖区的金丝鸭蛋和白莲藕,在明清两代都曾是朝廷贡品。湖上成群的鹅鸭,平素以湖中的蛤蜊为食,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腌制蒸熟后,可见蛋青蛋黄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似缕缕金丝绞缠,故名“金丝鸭蛋”。夏季,湖区人挖出洁白脆嫩的白莲藕,用水洗净,鲜荷叶包好,握拳击碎拌上白糖,其味清香,脆甜无渣,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糖拌脆藕”。
成立于1992年的巩本明鱼屋子,在当地颇负盛名,经过30多年的精耕细作,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5名正式员工的大型水上餐厅。同时,还建立了生态鱼塘、虾池、鸭舍、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也带动了当地就业,餐厅的服务人员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
为传承马踏湖美食文化,弘扬湖区菜品风貌,去年10月份,由桓台县绿都贵宾楼总经理宋丰岭编写的《马踏湖湖鲜菜》举行发行仪式。
宋丰岭是起凤镇华沟村人,自幼跟厨学艺,多年的苦练,造就了扎实的烹饪基本功,也加深了对鲁菜的酷爱。依托马踏湖区盛产的各种优质食材,他制作出多道湖乡特色的齐鲁名菜,其自行研发的“绿都肴鸡”被评为山东名小吃,三针鱼圆、过油鲤鱼、清汆鱼片、炒鱼杂等菜肴,均获得山东名菜称号。
宋丰岭的烹饪之道传承了鲁菜地地道道的朴实。在选料上,讲究质地优良,以汤壮鲜;调味时,讲究咸鲜纯正,突出本味。他常用的烹调方法颇多,归纳为“扒菜一张皮,全靠做工细,扒菜惹人爱,刀工火候菜,扒菜多雅俗,要有真功夫”。宋丰岭被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鲁菜烹饪大师称号,绿都贵宾楼荣获山东省餐饮名店,个人获评山东省餐饮行业优秀企业家,成为桓台鲁菜传承人之一。
“传承祖辈厨艺,坚守湖区老味道。”这是宋丰岭在厨艺界浸润多年的信念。从业40年来,他在学习容纳各类菜系的同时,对于马踏湖湖鲜菜的挖掘整理更是不遗余力,一直致力于湖区饮食文化的品牌打造和湖鲜菜传统烹饪技艺的发扬光大。
“湖鲜菜的食材、技法、味型,都独具特色,是一个非常好的吸引游客、拉动旅游的品牌,因马踏湖的湖鲜菜而知道桓台,同时也让桓台的美食名闻遐迩。”他说。
随着湖区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色餐厅在马踏湖畔落成。游客可吃住在农户家里,并跟随户主参与农家生产和生活,亲自参加撑船、捕鱼、摘莲、采藕、放鸭、捡蛋、编蒲草、织渔网等渔家生产活动。目前,在起凤镇从事餐饮业的农户有170多户,户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
马踏湖饮食,成了一个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近年来,起凤镇因势利导,逐渐把湖区饮食风味做成了产业,在整合传统资源的同时,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让游客在品味湖区美食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越来越浓的文化气息。
记者 赵希翔
阅读量:39.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