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闪电评论|用稳就业诠释“人民至上”至真内涵

齐鲁网

2023-03-17 13:19

发表于山东

2022年,山东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农民工总量235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4.3万个,实现连续7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万人。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202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民生温暖,体现的是山东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稳就业”就是“顺民心”。3月16日,山东召开全省稳就业工作电视会议,分析就业形势,部署下步任务,推动做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持续稳定。

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出新政“大礼包”。山东大力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一稳三促”行动,支撑经济加快恢复、整体好转。在稳就业促增收上,山东重点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加大兜底帮扶力度,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增收6.8万人以上;在稳就业促消费上,实施服务业就业扩容行动,支持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力争服务业就业规模增加10万人以上;在稳就业促增长上,建立用工保障清单制度,定期调查发布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开展多层次供需对接活动,动态保障规模性用工需求。系列“组合拳”的推出,为稳就业、促就业提供了一道道“加强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强保障。

打通就业工作“源头活水”,不断燃起民生曙光。围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山东健全政策直达机制,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助力市场主体稳信心、稳预期、稳岗位、扩就业。从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创业补贴等举措不断增加市场主体的就业“吸纳力度”。山东紧盯1400万市场主体,延续实施社会保险“降”“返”“补”助企纾困政策,社保降费要“即缴即享”,稳岗返还要“免申即享”,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要“直补快办”,确保政策打包办理,高效直达。接续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在巩固现有岗位规模基础上,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60万个;稳定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公共部门岗位数量,高校毕业生政策性岗位稳定在10万个左右;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力度,青年见习岗位规模保持在10万个以上。

市场主体活跃在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贡献者,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源泉。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业就有了支撑,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虽然规模小、力量弱,但是聚沙成塔,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汇聚在一起,就是一只强大的就业“容纳器”。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政策不走偏、不打折,真正全面落实到基层,实实在在惠及千家万户。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学生就业是很长一段时间来网友关切的热点话题,特别是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毕业的大学生规模是1158万人。山东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建立健全毕业去向登记服务和离校未就业登记服务“两项”制度,为每名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至少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岗位信息、一次技能培训机会或就业见习机会。

此外,山东还聚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住城乡就业基本盘。试点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开展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深化鲁渝、鲁甘东西劳务协作计划,确保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保持在1000万人左右、脱贫人口就业40万人。

优化服务打通就业保障“最后一公里”。山东坚持“政府+市场”“线上+线下”,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优化市场服务,轮动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组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四进”行动,办好首届中国(山东)国际人力资源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大会,打造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活动矩阵,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优化创业服务,组织实施创业环境优化、重点群体培育等“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创新开展创业导师服务基层活动、创业项目优选发布活动。优化培训服务,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等群体,大规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启动“鲁菜师傅”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试点,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助力“山东手造”工程推进行动,不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

从丰富“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开展布点招聘,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到在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与高校开展人才精准供需对接,打通求职招聘“最后一公里”,山东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为群众“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将就业关怀、创业政策等落实落细,全力兜牢就业这道“民生底线”,提升“稳就业”的民生温度。

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能保障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就能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市场活跃,进而推动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向好。此次会议的召开传递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接下来,山东依然要把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搭建就业平台、千方百计培育就业技能,以高质量就业工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文/李想)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地评线

编辑: 张艺凡 闪电评论 侯峰峰

阅读量:59.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