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舒心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沈阳实践”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5-26 17:05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舒心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沈阳实践”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辽宁频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沈阳市坚持以“两邻”理念为指引,聚焦解决群众就业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2021年8月,沈阳市首次提出“舒心就业”概念。两年来,沈阳强化主动服务,创造就业场景,通过理论模型、治理模式、创新模版“三模”结合,总结提炼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沈阳模式”,让生活在沈阳这座城市的人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稳就业就是稳根本,既要创造就业场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更要强化主动服务,维护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舒心就业在促就业、保就业、稳就业的基础上,从人性、人文、人本的角度,更加关注老百姓的就业心理、就业感受、就业需求,着眼劳动者、用人单位、公共服务三个维度,采取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工作措施,解决就业全生命周期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让劳动者求职更便捷,不闹心烦心难心,收入不断增长;让企业用工更加顺畅,不烦心堵心操心,人岗匹配度不断增强;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就业环境更加优化,从而促进劳动者、企业、城市共同成长和发展,这既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2022年7月,沈阳“舒心就业”通过国家人社部和财政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会,从全国36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第一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2022年7月的一个上午,一面锦旗送到了沈阳市皇姑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一体化保障中心。

送锦旗者的黄先生是一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此前几天,黄先生前来投诉沈阳某商贸有限公司拖欠3878元劳动报酬一事,中心接待人员立即受理,并将案件分流到监察专班小组。监察专班小组成员迅速组织案件调查,经过与公司负责人多次沟通,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耐心调解,最终沈阳某商贸有限公司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很快与黄先生就工资支付达成一致,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当天将拖欠劳动报酬一次性全部结清。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型就业人员,如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目前全国达到2亿人之多,沈阳市也有150万人左右。与传统用工模式相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大多是非标准劳动关系,具有无固定时间、无固定场所、无固定收入的特点,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保障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就业形态问题,是当前就业工作中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如何破题?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沈阳进行积极研究,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路径,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舒心就业”,后顾无忧。2022年,在人社系统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由皇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跨部门联合皇姑区人民法院、区总工会等部门,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维权难这一“小切口”,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率先实现“大突破”,创建全国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一体化保障中心,在全国开创了一站受理、多元调处、裁审衔接、立审执行全链条贯通的先例,填补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空白。

皇姑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一体化保障中心,重点解决三方面主要问题:破解投诉无门难题、降低维权时间和精力成本、填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空白。中心下设部门实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法律诉讼、法律援助一体运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使劳动者只跑一次就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对于调解成功的,法官审核确认,下达民事裁定书。如遇被投诉人不支付情况,劳动者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调解不成或不服仲裁裁决的案件,劳动者可一步到位,直接在巡回法庭立案,实现裁审无缝衔接。对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还将提供再就业指导,实现“维权调处”和“舒心就业”的全链条服务,真正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成一个可依靠的“娘家”。

中心自去年5月16日运行至今,受理案件106件,已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33.4万元,其中85%的案件为调解和仲裁成功案件,与上一年同期相比,法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案件量下降65.9%。

小改变解决大问题,“小篇幅”书写“大文章”。沈阳皇姑区的做法,探索出一条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全新路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只是沈阳市实施“舒心就业”品牌民生工程的一个侧面。以入选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沈阳市建立起新时代“舒心就业”工作模式,推进“舒心就业”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都市圈、进直播间、进新业态圈,积极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培优,促进劳动者全生命周期成长。推动全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预计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舒心就业服务在全市20条重点产业链、43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全覆盖。

民有所需,政有所为。“舒心就业”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紧盯企业的“发展诉求”,既维护市场主体的繁荣稳定,也保障就业者的岗位供应和职业权利。从《沈阳市推进实施“舒心就业”五年规划(2021-2025年)》《沈阳市推进实施“舒心就业”工作方案》和“人才新政4.0”,到最新升级的《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舒心就业”每一次的政策升级,都给劳动者带来更好的福利,给就业生态带来优化的方向,给经济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给经济环境注入生机与活力,给人才竞争增添强劲势能,形成辐射区域、辐射全国的良好示范效应。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辽宁新闻

作者:辛阳

阅读量:13.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