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江西泰和:人才赋能助推乌鸡产业发展“加速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6-14 23:59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江西泰和:人才赋能助推乌鸡产业发展“加速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浙江大学泰和乌鸡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暨绿色饲料与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泰和县挂牌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泰和乌鸡药用家系及相关标准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中科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完成多个乌鸡产业标准体系制定······近年来,泰和县聚焦打造百亿乌鸡产业目标,搭建“校地企”合作桥梁,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外引内培蓄积发展动能,有效推动专业人才向产业集聚,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聚合。

政策精准投放,助推人才向产业聚集。健机制,高位谋划布局,由县委书记领衔领办泰和乌鸡产才融合发展机制改革项目,成立乌鸡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月协调、季调度工作机制,动态掌握工作成效。优政策,制定强链举措,出台《泰和乌鸡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人才奖补资金500万,坚持政策“不撒胡椒面”,明确产业人才奖补标准,对促进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人才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对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给予科研经费支持。精准实施乌鸡产业人才评价授权机制,依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为2家乌鸡骨干企业各兑现1个硕士以上急需紧缺人才待遇指标,5年发放12万元生活补贴。强扶持,融资务实有效,针对产业队伍创新创业融资发展难题,与银行合作推出授信10亿元的“乌鸡白凤贷”,为乌鸡养殖、种鸡选育、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发展提供资金扶持,截止目前,已完成授信额4.3亿元,用信额1.5亿元。

深化校地合作,强芯护源促产业提速。拓渠道,精准供需对接,采取“政府搭台、人才献智、企业收益”方式,发挥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浙江大学等9所科研院校建立的校县合作优势,为近20家企业牵线搭桥,按照“开发一代、储备一代、利用一代”的理念,充分挖掘泰和乌鸡滋补、保健、美容等功效,开发衍生泰和乌鸡白凤丸、乌鸡补酒、乌鸡蛋布丁等8个系列130多个品种。搭平台,助推产业升级,坚持科技引领,设立浙江大学泰和乌鸡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乌鸡研发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柔性聘请多位国家级人才对产业发展课题开展研究,两个科研项目列入省市“揭榜挂帅”榜单。聚动能,引领高质发展,以改善种业基础为抓手,以院校科研团队为技术支撑,制定出泰和乌鸡种质、道地药材质量、用药指南、专用饲料等标准,强“芯”护“源”全面提升泰和乌鸡产业核心竞争力。

紧抓内培工程,多维育才助产业振兴。育头雁,提升领飞能力,依托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资源,每年举办一期“领军泰和”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组织近10位乌鸡骨干企业经营高管赴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游学,量身定制研学内容,引导骨干企业吸纳前沿理念、延伸战略视野、致力“双创”融合,持续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引领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夯基础,培育本土人才,实施本土人才梯队培育机制,多维度挖掘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充分发挥好“田教授”技术培训学校、江西泰和乌鸡科技小院等培育平台作用,采取“订单式”、“模块式”培训,按照一个专题一期培训的模式,每年累计组织300余名乌鸡养殖户和经营户参加培训。借外力,专家结对带教,发挥好省级科技特派团专家帮扶作用,与乌鸡产业专业技术骨干建立“1对1”结对机制,以“师带徒”形式,重点在产业技术指导、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构建从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到技术应用的绿色通道,打造一支专家人才定规范,专技人才出操作,实用人才做推广的产业技术人才梯队。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西新闻

作者:曾建峰

阅读量:25.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