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临邑县档案馆:探索档案数字化转型 以“三个新”打造档案服务新模式

来源:智慧临邑

2023-05-31 18:34

发表于山东

近年来,临邑县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抓手,探索“三个新”工作模式,推动档案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档案服务新模式,将档案工作与群众所需、发展所需紧密结合,以档案工作提质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智慧档案”,激活档案服务新动能

一是大力提升馆藏数字化率。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先后对文书档案、名人档案、土地确权档案、脱贫攻坚档案、疫情防控档案、婚姻档案等300万页的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档案目录70余万条,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市前三名。二是优化升级查档系统。对档案查阅系统进行拓展和升级,优化系统中档案查阅流程,升级档案检索工具,实现全库一键搜索,达到了3秒钟出结果,缩短查档等待时间,查档准确率达到100%,真正把档案查询服务延伸到办事群众心坎,努力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三是打造数字档案馆。投资110余万元打造“智慧库房”, 采用环境一体机,将9个库房加湿、除湿、通风、消防、监控等“九防”功能高度集成,实现了温湿度及空气环境测控、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杀虫灭菌、净化消毒、智能密集架管理的智能管控,大大提升档案库房的智能化水平,为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奠定坚实基础。

✦山东翌玮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档案业务培训

二、强化“长效培养”,构建档案服务新格

一是规范“四大功能”场所建设。实现查档场所电脑、打印机等档案查阅、传输设备配备完备,互联网、政务网等网络敷设到位、运行通畅;印刷发放申请表格、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手册等1000余份,保障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拓展服务功能,科学划分“档案利用、资料阅览、政策咨询、服务体验”等四大功能模块,为群众提供政务公开、办事咨询等延伸服务。二是打造“一分钟查档”服务。把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作为切入点,从“档案查阅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发力,不断强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落实“最多跑一次”举措,梳理简化查档流程3项,升级档案管理利用平台,打造“一分钟查档”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体系,为利用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与禹城等地开展档案查阅利用馆际合作,签订《馆藏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书》,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馆际共享查询服务。三是开展“量体裁衣”式业务服务。先后深入38家单位开展指导服务工作,根据各单位自身情况,“量身定做”档案工作方案,对档案工作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全链条衔接落实、全方位反馈评价,实现 “从有到优”的质变。同时强化档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先后组织全县档案工作人员共计380余人参加业务培训。

✦理合务镇开展档案业务指导服务

三、坚持“为民导向”,涵养档案服务新生态

一是激发“档案+助企发展”内生力。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档案工作制度规范,采取上门服务、“一企一策”,先后为恒源石化、索通、天鼎丰等10余家企业提供档案指导服务,帮助规范整理档案1500余卷,培训企业档案人员30余人次,并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形成档案工作与企业规范化管理运行的良好互动。二是释放“档案+保障民生”热效应。聚焦民生档案需求,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主动接收婚姻、土地确权、精准脱贫、社保低保等民生档案200余万页,全部实现民生档案数字化,建立完善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有效提升了民生档案的“服务力”。今年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查档493人次,532(卷、件、册)次, 电话咨询76人次。三是书写“档案+文化传承”优答卷。深挖馆藏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先后举办了《档案中的犁城记忆》、《犁城旧貌》等老照片展6次,编研完成《临邑档案精品集》,上报全省档案优秀案例4篇,征集老物件、历史文化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档案500余件,帮助提供修史编志、学术研究等档案资料1300余卷,真正让档案中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为群众提供档案服务

临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楠



来源:智慧临邑
文章为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临邑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帅帅

阅读量:22.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