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鸡保姆”白云山:让“生态鸡”下出健康蛋

来源:中裕食品

2023-06-27 17:48

发表于山东

在滨州市高新区青田街道,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养鸡场,蛋鸡吃的是纯粮食,喝的是纯净水,下的是纯粮无抗鸡蛋。这就是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裕凤养殖场。

在一处鸡舍里,一个面容黝黑的中年男子忙个不停,一会跟同事探讨如何给鸡增加营养,一会巡看各种设备,一会了解鸡蛋产量......他就是裕凤养殖场负责人,被称作“鸡保姆”的白云山。

今年51岁的白云山,2011年入职中裕,2014年开始试点养鸡,在他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养鸡场由一开始的几百羽扩大到如今的30万羽。

作为扎根养鸡场的“鸡保姆”,白云山坦言,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让“生态鸡”下出健康蛋。

“我们是来这里工作的,不是享受的”

2022年10月,白云山调任裕凤鸡场,着手鸡场建设工作。为完成任务、加快工期,白云山带领工人们住进移动集装箱房,吃住、生活、办公都挤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逼仄空间里。

寒冬腊月,在薄薄一层的集装箱房里,即便开着空调,也难留住一丝热气。白云山和同事们裹上大衣,端起热水杯,热烈讨论工程建设问题,不知不觉忘却了寒冷,有时一直忙到深夜。
除了住,吃也是个问题。鸡场地处偏僻,公司无法集中供餐,工程建设现场又无法满足食堂开设要求,外出买饭也不方便。

怎么办?白云山决定自己做饭,拉上几个同事,炒个大锅菜,简简单单就对付一餐。“我们是来这里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艰苦的条件都是暂时的,能吃饱就行。”白云山说。

经过八个月的建设,裕凤鸡场已经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已有4栋鸡舍及其他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存栏蛋鸡超30万羽,高峰区日产蛋超10000斤。

站在鸡舍前,白云山满怀期待:“再有半年多的时间,咱这座现代化的养鸡场就能全部竣工,到时候,就能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吃上健康、优质的‘中谷凤’鸡蛋了。”

“技术、设备等问题,都需要摸索着干”

虽然是有着十余年养鸡经验的“老把式”,像裕凤养鸡场这种规模化、自动化的养殖模式,白云山却是第一次接触。

“那时候,真的是白纸一张。”白云山回忆说。设备、鸡舍、育雏等工作,他只能边做、边学、边研究,仅环控设备这一项,他就走了很多弯路。

“技术、设备等问题,都需要去摸索着干,有空就得查资料,然后再实践,很多问题还要外出学习、寻找才能解决。”白云山说。

经过和同事多方面的探索,白云山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进口环控设备,这种设备与工厂养殖规模、房屋建设、当地环境、气候配套,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

又经过多次实验,白云山让现在的裕凤养鸡场实现自动化:一按电钮,所有设备进入自动运作模式——自动添料、自动送水、自动控温、自动收蛋送蛋、自动将鸡粪处理为有机肥……全自动操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了20倍,技术优势使得鸡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产蛋量也不断增加。

“坐在办公室里,是不可能把鸡养好的”

“坐在办公室里,是不可能把鸡养好的。”这是白云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白云山每天都会到鸡舍转一转、看一看。通过察看鸡群状态、听取鸡群声音、观看鸡粪颜色,他辨别、鉴定鸡群健康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整个鸡群处于健康状态。


除了蛋鸡养殖,育雏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要保持鸡舍温度和湿度的平衡,提高育雏成活率。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白云山不分昼夜守在鸡舍里,观察鸡群的生长状况,记录仪器仪表上的显示数据,一旦出现什么异常,立即想方设法调节。
“他把家搬到了场里,把鸡苗当孩子养。刚养第一批鸡的时候,他和同事轮流值班,一个熬前半夜,一个熬后半夜,不知道熬了多少个日夜。”裕凤鸡场后勤科长崔全军说。

“养鸡就像养育儿女,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耐心付出”

在养殖过程中,白云山发现,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不仅粮食的损耗率较高,而且蛋鸡的产蛋量下降。

为此,白云山带领团队不断实验,改良养殖方法,由一天集中喂养四次,改为根据鸡的采食情况,调整到六次喂养,做到少食多餐,既节约了粮食,又能让鸡吃上了“新鲜饭”。

在鸡蛋的收集运输过程中,白云山增设了多重监测点,装蛋、打、装拖等过程,全部实现了实时监测,保证高品质的鸡蛋每天供应市民餐桌。

走进产蛋舍,白云山顺手拿起一颗鸡蛋,仔细查看了起来,边看边说:“养鸡就像养育儿女,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耐心付出,不能指望发横财,只有平心静气、耐住寂寞、抗住挫折、坚守希望,才能修成‘正果’。”

来源:中裕食品
文章为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中裕食品

阅读量:9.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