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2日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庆云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穗舞夏风,麦浪滚滚。在庆云县“吨半粮”创建核心区鲁供片区,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鸣向前,小麦收割、麦穗脱粒、秸秆还田等步骤一气呵成。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极大方便了大型农机进场作业,机收效率大大提升。
鲁供庆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龙:“原先这一块就是小田埂最宽也就2-3米左右,现在机耕路6米宽,这样方便我们机械化作业,机械下田就畅通无阻了。并且,田内也没有影响收割的树木、坟头。现在我们3台收割机同时进场作业,收割播种同时进行,我这2100亩小麦2天就能完成,省时省力效率高。”
庆云县人均耕地面积少,地力条件偏差,土地“碎片化”问题,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今年,出台了《庆云县实施“五增+五减”行动 推进“小田变大田”工作方案》。聚焦耕地数量和质量提升,实施三年攻坚推进行动,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整村,整乡镇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造,计划到2025年底,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全县耕地“小田变大田”改造比例达到80%以上。
尚堂镇人大副主席 杨安:“我们加大投入,坚持‘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原则,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淤、衬砌沟渠,改善灌排能力,新建生产道路和桥梁,方便大型农机作业,加快适应适度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要求。”
庆云县坚持做好政策联动文章,统筹推进殡葬改革等政策落实,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田埂、道路、水渠,实现资源聚拢,化零为整,移除影响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的田间树木、坟头等障碍。
累计完成图斑整治面积5300余亩,整治坟头3万余座,腾空土地900亩,增加耕地870亩。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