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蒙阴县垛庄镇:推动乡村振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2023-07-27 08:3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6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吕芫至)7月24日至29日,中宣部新闻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山东开展。中央以及山东本地媒体共同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山东各地各部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7月26日,山东台综合广播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

蒙阴县垛庄镇面积260平方公里,拥有42个行政村,7.3万人,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地。近年来,垛庄镇坚持规划先行,抢抓“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机遇,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庄“五化”行动,共清理“五堆”6000余处,治理河道26公里,修建道路35公里,栽植绿化苗木30万株,美化空闲地10万余平方米,实现了“一街一景观、一村一特色”,推动乡村振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走进长明村,眼前碧绿苍翠的山峦、清澈绵长的河流,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能想到一年以前,这里还是成片废弃的猪栏、牛栏,残墙断壁,污水横流。长明村党支部书记刘乃江介绍,为了破解村庄河道脏、道路乱、环境差等突出问题,对照“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提出的“五美”“四好”建设标准,2022年以来,长明村抓住片区建设契机,破旧立新,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广大村民发挥主体作用,鼓励村民“自扫门前雪”。仅用15天时间,群众就自发拆除牛栏猪圈62间、堂屋6间,清理石堆、粪堆300余处,稳步推进美化绿化、污水治理、弱电下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村里引进广药集团金银花标准化种植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金银花基地600亩、丹参基地30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收入10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9万多元。在金银花采摘过程中,基地为合作社社员、村低保户等提供采摘岗位,户均增收2000余元,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18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61万元。

长明村党支部书记刘乃江说,长明村还创新设立“两山”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与村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工作获得积分,换取日常生活用品,村里定期在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宣布评比结果,对支持村里工作的群众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

类似长明村的变化在垛庄镇还有很多,古泉村是垛庄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位于镇驻地东3公里。2019年,当地选配头雁人才“兵支书”刘元华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配强了村级班子队伍。健全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网格化包保体系,定期开展联系走访,及时收集解答群众诉求,把村级日常工作事务全部嵌入网格,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带领村民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华聚焦蜜桃这一“土特产”,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泉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成立桃产业学院,引进金葵农业、雅库特农业两个项目,吸纳社员300余人,流转土地2400多亩,连片建设现代蜜桃产业园,共栽植蜜桃20多个品种、15万余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90余万元。合作社实行“土地+”托管服务,对部分地块按照30亩一个单元优先承包给入社社员,承包社员年增收10万元以上。


综合广播

作者:吕芫至

阅读量:31.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