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黄河
2023-07-29 11:30
发表于山东
为展现山东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探索经验,7月24日至29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山东开展。7月28日,新黄河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山东东营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
家门口的为民服务中心、幸福食堂、老年活动中心……眼前的一幕幕正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生动展现,杨庙社区真正实现了群众的“安居梦”“小康梦”,逐步走出一条沿黄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子。
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看看脸上的笑容就知道。
“现在天天像过年。”说起如今生活的变化,杨庙社区小街村村民胡学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住的都是土房子,现在住着200多平方米的别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据了解,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由11个沿黄行政村组成,现有居民1535户、4792人,属农村集中居住社区。20世纪70年代,所辖村群众响应国家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号召,将家搬迁到临黄堤外侧的避水村台上,为防洪安全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受各种因素制约,房台村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搬迁改造愿望十分迫切。为顺应群众期盼,东营市、区两级开始实施房台村搬迁改造,总投资5.6亿元,建设住宅楼82栋、住房1446套、沿街商铺29套,2016年11月两期工程全部竣工,2016年春节前群众全部搬迁入住。
搬得出,更要住得下、稳得住。
在杨庙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再是奢望,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到社区开办的幸福食堂吃一荤一素的温暖午餐。幸福食堂负责人王祝娥说:“每天都有四五十位老人过来就餐,有政府兜底,低保、五保户等特困人员一顿饭只需一元钱。”
吃得好,住得好,办起事来更是方便。在杨庙社区便民服务站内,新黄河记者看到智慧公章、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等便民设施,在这里,92项服务事项下沉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一次办好”,真正做到了“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阅读量:9.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