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用“一穗玉米”做好产业大文章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9-27 09:13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用“一穗玉米”做好产业大文章

来源: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作为农业大县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依托地处北纬41度的黄金农业种植地带的区位优势,聚焦玉米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玉米种植、玉米深加工等产业,积极推进玉米增值升级,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在玉米“吃干榨净”上做文章,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种好高品质玉米 提升产业保障力

初秋时节,走进五原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玉米收割的热闹场景。放眼望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一穗穗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倾泻而出,装满运粮车。与此同时,收割机回收的玉米秸秆被粉碎后,变成了草料,让秸秆变废为宝。

玉米收割机在田间地头作业。周阳 摄

五原县新公中镇种植大户郝存林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今年种了三千亩玉米,其中小麦套玉米种了1150亩,大豆套玉米1270亩,剩下就是单种玉米,预计平均每亩效益可达2600元左右,效益和产量都比往年要高。这得益于我们利用北斗导航技术播种玉米,精准设置行距、株距,土地利用率提高10%。我们还通过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均匀浇水、施肥,达到节水40%、节肥40%左右。”

郝存林所运用的北斗导航播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五原县为实现玉米从种到收的高效种植、管理而大力推广应用的现代农业技术。此外,五原县还大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小麦玉米套种标准化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无膜浅埋滴灌、玉米“一穴双株”栽培、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等实用型技术,促使玉米种植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建强龙头重引领 提升产业牵动力

虽然秋粮还未到收获高峰期,但在五原各地,鲜食玉米早已进入采收期。在新公中镇丰联村大丰食品鲜食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里一片繁忙,一穗穗鲜食玉米经过切割、清洗、蒸煮、包装等程序后,即将装箱发往全国各地。玉米基地负责人黄跃亭说:“今年我们种植了23000亩的糯玉米,为了保证一小时锁鲜,我们专门在联丰村建了加工基地,保证了玉米的新鲜性。因为我们的玉米新鲜、品质好,目前销量特别好。”

鲜食玉米生产车间工人在打包。周阳 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鲜食玉米成为食物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补充,深受消费者喜欢。五原县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大力引导、扶持大丰粮油、内蒙古加农炮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和“统一良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防控、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的管理模式,构建起“市场需求引领+订单生产+多渠道销售”的产业化链条,推动五原县鲜食玉米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带动村民增收的新路子。今年,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鲜食玉米已经成为助力五原县乡村振兴的紧俏农产品。

延长玉米产业链 提升产业竞争力

延伸产业链,全力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在本地生产,是五原县发展玉米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玉米除了做成食品,还有更多的用途。

在内蒙古中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玉米粉碎、液化、发酵、提纯……五原县年产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正在火热生产中。

内蒙古中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以玉米为原料年生产生物燃料乙醇30万吨,同时联产27万吨优质高蛋白饲料和27万吨食品级二氧化氮,年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上,能为当地的群众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

玉米燃料乙醇项目是五原县对玉米产业链延长的一次积极探索。近年来,五原县坚持深化“农头工尾”,以发展玉米生物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玉米加工转化、增值升级,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下大气力壮大产业链条,推动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全力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县玉米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五原县已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基础稳固、加工业初具规模、流通业势头良好”的玉米产业体系。目前,五原县已发展玉米种植面积66.74万亩,带动众多农户实现增收。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怀初侠 主编:勇群

内蒙古新闻

作者:何倬憬

阅读量:4.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