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人民日报记者走近滨州义务守陵30余年的老人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9-30 09:17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30日讯 9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7版特别报道《铭记英雄先烈 传承精神火炬》,关注滨州义务守陵30余年的老人赵银亭。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归化烈士陵园里,长眠着48位八路军烈士,今年94岁的赵银亭,守护烈士陵园已有31年,她说:“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安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在,陵园就会整整齐齐的。”

全文如下:

铭记英雄先烈 传承精神火炬

编者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据统计,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英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祖国建设的热土、保家卫国的一线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宣传英烈事迹和精神,到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保护烈士合法权益,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

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每一次对英烈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传承。今年9月30日是第十个烈士纪念日,记者走近继承父亲遗志的民警、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空军机组、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团队、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0余年的乡村老人,记录他们追思先烈、致敬英雄的生动故事。

一位94岁老人31年默默守护烈士陵园——

“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安宁”

清风簌簌,苍柏挺立。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归化烈士陵园里,长眠着48位八路军烈士。一位老人手拄拐杖,一步步迈上台阶。在一座墓碑前,她伫立片刻,俯下身,颤颤巍巍地伸出手,轻轻拂去墓碑上的落叶。

老人名叫赵银亭,是惠民县石庙镇归化村村民,今年94岁,守护烈士陵园已有31年,曾入选“中国好人榜”。早年间,赵银亭曾参加过村妇女救国会,组织村里妇女为前线战士做军鞋、缝军衣、磨军粮。1947年7月,赵银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冬,抗日部队转移北上,途经当时的商惠县一带时,48位八路军战士与敌人交战,最终壮烈牺牲,烈士遗骨埋葬在归化村北的古寺院遗址土台上。1992年,当地建立烈士陵园,需要一位守陵人,63岁的赵银亭主动报了名。自此,她与丈夫搬到了距烈士陵园不过15米的旧房里住。

打那以后,赵银亭每天都要到陵园走一走、看一看,或拔拔草,或添置新土,或擦拭墓碑;每遇刮风下雨天,她总会来这里看上几眼,生怕有树倒下。

2019年夏,一场瓢泼大雨过后,陵园里积了深水。赵银亭挽起裤脚,与家人一起连夜将积水排出。一夜下来,赵银亭的腰疼得直不起来。家人心疼,劝她回家,她却摇摇头:“朝夕相处了几十年,如果我走了,只剩下这些烈士们孤零零在这,连个亲人也没有,我心里总归放心不下。”

渐渐地,在她的守护下,这里的杂草不见了,碑上的灰尘少了,放眼望去,烈士陵园庄严肃穆。2020年,石庙镇党委和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建立了革命历史纪念馆,许多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前来参观。每逢清明节、建军节,赵银亭则当起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人员讲述那段革命岁月,她常说:“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士。”

几十年风吹雨打,赵银亭和老伴住的房子变旧了,镇上帮她修缮了一次又一次。而今,年迈的她依然坚持每天去陵园看看。“为了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守了几十年,值吗?”有人不理解。

“有的战士走了,连名字都没留下。”赵银亭回答,“可是,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安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在,陵园就会整整齐齐的。”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程铭 责编:王全 审校:杨本敬 主编:勇群

央媒看山东

阅读量:50.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