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6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李兴苗)9月6日,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持续喷涌整整20年,自2003年9月6日复涌至今,7305个日夜,刷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喷涌最长纪录。
趵突泉近半个世纪来的流淌史,也是济南节水保泉的“奋斗史”。近年来,济南市高起点谋划治水新思路,精准配置水资源,促进保泉与发展融合共生。随着保泉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发展,济南市不断加大泉水保护力度,山泉湖河城尽显生态魅力,向世界展示了一幅“泉涌、河畅、湖清、水净、景美”的生动画卷。
保持泉水喷涌,彰显泉城特色
济南素有“天下泉城”的美誉。在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喷涌之盛,世界罕见,辖区内分布名泉950处,其他散布民间的小泉不计其数,历史上最著名的名泉有72处,其中以趵突泉最负盛名。
充沛的雨水为趵突泉的持续喷涌提供了基础,最长喷涌记录背后,既是“天帮忙”,更靠“人努力”。近年来,济南秉持“保泉优先”原则,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努力守护城市泉脉,为趵突泉的喷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济南市坚持科技保泉,协调城市建设发展。首次将“广域电磁法”这一国际领先、被誉为“地球CT”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运用于保泉研究工作,探明重点区域岩溶发育深度、规模及导水性,进一步明确趵突泉泉域边界和精准补源区域;在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范围内布设地下水位监测点213个,建成了泉水保护地下水监测体系,为保泉供水提供技术支撑;实施泉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泉水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统筹调配水资源,根据《保泉应急预案》,综合采取补源、控采、增雨、节水等措施,趵突泉将迎来持续喷涌20周年,创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长喷涌纪录。2022年趵突泉最高水位达30.27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纪录。
推进泉水利用,提升城市品质
让泉城人喝上优质甘泉,既是市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具体体现。而泉水直饮工程便是圆广大市民“泉城人喝泉水”梦的直接举措。
实施泉水直饮工程
坚持保护与开发、节约与集约并重,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新区开发建设、城市更新等工作,科学规划和合理布设泉水直饮设施,持续推广市民泉水直饮工程,到2025年年底,完成227处泉水直饮工程建设,覆盖100万泉城市民。
实施名泉景观提升工程
近年来维修整治了100余处名泉,疏浚了泉溪泉渠,使千古名泉焕发了新的姿彩,成为保护并传承泉城特色风貌的重要典范。2020年编制了《济南市十大泉群景观提升保护规划》,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166处历代七十二名泉的景观提升,打造更多亲泉、赏泉、品泉空间,让大自然的馈赠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有、共享、共乐。
系统整合泉水资源
围绕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建设,对市区的三大泉群、以泉水为主题的四个景区进行系统整合,创建天下第一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护城河的通航,建成一处泉水浴场,实施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在济南形成了“一湖一环一城”的框架格局,增强了以泉水为核心资源的城市水生态文明活力。
充分开发泉水文创产品
积极利用泉水资源,开发了趵突泉啤酒、泉水豆腐、泉水雪糕、泉水宴等品牌产品,制作了大明湖—百花洲—趵突泉等精品研学线路,建设了3处泉水艺术馆和展览馆。编制新版济南泉水游览图,突出名泉核心旅游资源,打造泉道等精品旅游路线,丰富泉水游趣。坚持保护提升,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
济南泉水申报世界遗产,是济南广大市民多年的夙愿。自2006年以来,济南市就开始了名泉申遗工作,并坚持泉水保护和泉水申遗两手抓。如今,济南市申遗之路已经走了17年,原来的济南泉水申遗也变成了“泉·城”申遗。
“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推进泉水遗产要素点保护修复工程等硬件建设和编撰《泉城文库》等软件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末,基本完成泉水申遗基础要件建设工作。同时,继续推进泉水遗产要素点本体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力求恢复济南市申遗核心区历史风貌,实现还泉于民、还水于民、还景于民,建设人泉相生相亲的生态共同体。
趵突泉持续喷涌20年成果来之不易,如今,护泉保泉意识已深深刻进济南人的基因里,泉城也正展现着“千泉之城”的壮美景象。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