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闪电评论|从齐鲁大地百鸟翔集 看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答卷”

来源:闪电新闻

2023-11-17 15:45

发表于山东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山东是重要的候鸟中转站,每年的11月到12月底,成千上万只候鸟途经上百公里迁徙来到山东,或在这里繁育,或在这里越冬,或者将这里作为驿站,栖息逗留。近日,闪电新闻策划推出《候鸟迁徙 百鸟翔集 看山东生态保护新画卷》系列直播,走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进青岛胶州湾白沙河入海口、走进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现出一幅幅生态图景,这是美丽山东建设的画卷,更是山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

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画卷,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推进落实上下功夫,山东上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2018-2020年)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直接贡献率达37.5%,擦亮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当前,山东加快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明确到2023年,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效走在前列,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画卷,离不开对生物的保护与呵护。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在发展中一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另一方面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对动物的保护,让山东这块滋润丰厚的土地,迎来更多的“大地精灵”在齐鲁大地繁衍生息。今年以来,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已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增进人类福祉,去年以来,山东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记录到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1923种,崂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物种1697种。截至今年5月,山东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28处,保护范围涵盖了全省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画卷,让爱鸟护鸟在山东蔚然成风。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内地形复杂、景观多样,包含丘陵、山地、平原、湖泊、湿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和繁衍条件。在东营,为守护东方白鹳的栖息繁衍,推行了多项保电护鸟举措:安装隔离挡板、搭架引鸟筑巢、安装绝缘护套、同塔移巢避险、错时检修减少干扰,目前,成千上万的鸟类将自己的栖息与繁殖地选择在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种类数量也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长到现在的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在威海南海新区,在此栖息的300余种鸟类,包括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有黑嘴鸥、震旦鸦雀、黄胸鹀、红颈苇鹀等濒危、近危鸟类,随着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爱鸟、护鸟、观鸟、拍鸟蔚然成风,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生态画卷,山东答卷,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山东的亮丽底色。(文/沈宏胜 林月梅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林月梅 责编:朱富金 审校:梁延菊 主编:刘骏

地评线

阅读量:62.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