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宁津:算好乡村“四本帐” “三类地”里谋振兴

来源:闪电新闻

2023-12-20 10:47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0日讯 眼下,位于山东省宁津县时集镇的益仓为农服务中心新建成的日烘干能力200吨的粮食烘干塔满负荷运转。“这些运高粱的车有我们的本县的,有周边县市的,还有河北省过来的,”益仓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玉池介绍说:“烘干塔是我们益仓为农服务中心的二期项目,夏天烘干小麦,秋天烘干玉米,其他季节还可以烘干高粱等其他作物,另外目前我们已经可以为周边数万亩农田实现从种到储的全流程服务了,中心一年利润能到120多万元,其中80万元是给咱入股合作的乡亲们,算作利润分红。”

经过不到两年的发展,这个占地60多亩的益仓为农服务中心已在当地小有名气,成为附近合作社和农户离不开的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改变从2021年开始,那一年,前仓村和后仓村合并为益仓村,由后仓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玉池担任益仓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他便一直盘算着将原来后仓村的合作社进一步做大,成立全流程的农业服务中心,既能把村民从地里解放出来,又能让村集体实现新收益,但当时的村集体既没有空余的土地空间,又缺乏启动资金,王玉池将想法与规划跟镇政府汇报,镇政府研究决定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他一起谋划发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2年初,宁津县印发关于推动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废弃地盘活利用、“飞地”抱团发展等农村“三类地”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时集镇抓住契机,进一步整合益仓、虎皮张西、坊子北等9个村组建益仓党建联合体,成立益仓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挥组织联建的巨大优势,把“三类地”的“闲资源”变成推动发展的“活资产”。

“村庄规模小、土地资源散、集体经济弱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发展痛点。我们要把‘三类地’的开发利用,作为我们促进村级稳定增收、打开乡村发展新空间,提升人居环境新面貌有效途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狄如春说。

通过排查清理,益仓党建联合体整合闲散地18亩,同时,时集镇政府整合省派第一书记帮扶资金130万元,益仓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及自筹资金,和村民自愿入股资金400万元,筹建了益仓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建成烘干塔1座、粮食仓储室1处、综合服务大厅1处,可为5500余农户、4.5万亩土地进行托管、存粮3万吨。

从“三类地”改革工作中受益的不仅有益仓合作社,在宁津,沉睡的土地资源被彻底唤醒,截至目前,时集镇纳入规模经营的农用地增加25%以上。在过去的断壁残垣、废弃宅基地上,建起了文化广场、种植园区,村居面貌焕然一新。更为重要的是,部分村庄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指标,以入股的方式“飞”到镇上筹划建设的工业产业园中,为村庄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在推进‘三类地’改革的过程中,统筹算好土地账、发展账、经济账、民生账‘四本账’,向土地要效益、要发展、要空间。”宁津县时集镇党委书记张涛说:“我们把集体总用地划分为一类地暨农用地,进行大托管、小聚集、发展乡土名品;二类地暨闲散废弃地,建设共富工厂、兴办公益事业;三类地暨‘飞地’全域统筹,借用增减挂钩政策,用好‘地’和‘钱’两种入股模式,建设飞地产业园,为二产三产的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时集镇的“三类地”开发利用工作,为当地的发展改出了活力,腾出了空间,也成为了宁津县系统推进“三类地”开发利用的缩影。近年来,宁津县在推进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地盘活利用、“飞地”抱团发展过程中,探索出“农业园促增收、工业园带致富、新家园聚幸福”“三园共建”乡村振兴新路径。2022年以来,腾出“飞地”指标1418亩,复垦土地1794亩、整理废弃地1143亩。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共计240万元。同时,3个乡镇新工业园成功破题,3个乡镇老工业园扩容提质,实现“镇镇都有产业园”的目标,推动镇村企业进区入园、规范生产。

闪电新闻记者 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王炜 责编:刘冰冰 审校:刘力 主编:郭常宏

王炜

阅读量:33.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