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一线大调研】济南:旅游路开元隧道不设非机动车道 观点:市民需求与规范要求不可一刀切

首页头条收录

来源:山东台综合广播

2023-12-20 22:33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0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12月 13号,山东台综合广播《一线大调研》节目关注了济南市旅游路开元隧道能否行驶非机动车的话题,引起很多济南市民和网友的关注。

近日,开元隧道的管养单位正面了回应此事。

        长隧道禁行非机动车  市民需求与强制性标准有冲突 

  

济南市旅游路开元隧道目前正在进行提升改造工程,隧道内台阶上的通道进行了平整拓宽,很多人认为这是为了方便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行驶。

但是,管养单位——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则表示,这仅仅是一条“检修道”。

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生产技术部部长于振:“开元隧道台阶上的通道是检修道,本次综合提升改造对检修道进行了整体的平整、拓宽,同时把原来的消防设施进行了改造,增设了隔离护栏,更好地保障检修作业的安全和消防设施的安全。”

于振同时提到,旅游路于2006年建成通车,开元隧道、龙洞隧道、转山隧道当时作为济南城郊公路隧道,建设时期并没有非机动车通行需求,原设计也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而随着济南城区扩张和旅游路沿线居民区增加,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需求不断增多,为更好满足周边市民通行需求,近年来逐步对旅游路增设了慢行交通设施。

旅游路这些年通行规划的适时调整是否能适用于开元隧道呢?

于振表示,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严禁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设置在同一孔内。因此,无法对开元隧道的车道进行重新调整布局。

 

一条完整的路,隧道外有非机动车道,到了隧道里面却突然没法走了。如果绕行,则增加了时间和路途成本。

导航显示,如果骑电动车向东行驶绕行开元隧道,需要经过环山路、燕子山西路、经十路、二环东路,全程大约4.5公里,需要20多分钟;而如果穿行开元隧道,路程则只有1.5公里,时间只需7分钟。

市民的出行便利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开元隧道的使用中能否找到平衡点?

为此,记者来到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了解情况。中心生产技术部部长于振告诉记者说,有关这个问题,他们前期也论证过,考虑能否在隧道经过路段重新修建一条非机动车隧道,目前看,这样的做法难以实现。

于振:“针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需求问题,隧道提升改造方案研究阶段,我们也进行了专项论证,研究过几个方案:在隧道两侧新增专用慢行隧道、设置硬隔离、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经过论证,现状隧道间距比较小,开挖有可能对隧道上方围岩造成扰动失稳,影响结构安全,确实不具备改造条件。“

  三条隧道各有走法  两个部门不同回应 

  

早晨7点半至8点半,记者沿着旅游路转山隧道和龙洞隧道沿线步行,可以看到,两个隧道中非机动车的通行量比较大,非机动车行驶的路线也比较随意。

转山隧道和龙洞隧道属于济南交警历下区大队奥体中队。记者咨询非机动车在隧道内的行驶规范,民警表示,并没有强制规定,因为旅游路本身也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

奥体中队民警:“现在修了自行车道了,愿意走上边走上边,愿走下边走下边,咱这还没强制规定非要走上边。因为旅游路到历下段,三条车道都是机动车道,没有划非机动车道。市政上修了非机动车道,平整了,当时创城时候也是这样,指挥着在上面走。现在没说非要走上面这一说。”

尽管开元隧道是长隧道,按照规范不能通行非机动车,但其所属济南交警历下大队文化路中队民警也表示,非机动车目前可以在隧道内通行。

文化路中队民警 :“可以走啊,现在不让走了么?上面不是有专门的道么。栏杆里头。一直都可以走的。”

这位民警同时提示说,如果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发生交通事故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走下面就属于借道行驶了,发生事故的话你肯定有责任啊,上面台子是非机动车道。”

交警方面明确提到,转山隧道和龙洞隧道内台阶上面的通道是“非机动车道“,对此,隧道管养单位——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也进行了专业的界定。

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生产技术部部长于振:“旅游路转山隧道龙洞隧道从2020年开始,进行了提升改造,隧道内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和隔离护栏,可以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要求,也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非机动车道的宽度约1米6。”

观点:市民出行需求不容漠视  建议更加灵活精细管理

  

山东省政府参事宋传杰在20日《一线大调研》节目中点评认为,整个旅游路隧道的交通秩序是混乱的。“一条路上,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行驶规范,是一种混乱;记者问询交警的答复不一致,也是一种混乱。究其原因,对这条路的管理的确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对于隧道管养部门所依据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国标和行业标准,宋传杰认为,开元隧道的建设(2006年)明显早于两个标准的实施时间。“新标准套在旧隧道上,适用性是否有效?不能教条地拿着后来的标准,把解决问题的路堵死。”

宋传杰认为,旅游路几个隧道沿线居民的非机动车通行需求不能忽视。有关部门可以参照经十路奥体西路潮汐车道拉链车的做法,进行灵活疏导。“这绝不是单纯隧道管养单位、交管部门单方面可以解决的。基层政府可以对隧道内道路的时段性调整或长期性调整进行研判和论证。”

宋传杰说,当前隧道内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混行存在极大的不安全隐患,而长隧道不允许设置非机动车道也正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如何将两者综合衡量与调适,谋求一个安全最大化的便民出行方案,值得探讨。

“法律法规国标与百姓需求如何权衡,如何决策?是一刀切,教条地套用法规和标准?还是有所创新,有所改革?建议基层政府能够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解决这一现实矛盾,最终取得相对满意的治理结果。”

《一线大调研》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来源:山东台综合广播 编辑:甘虹 责编:贾晓菲 主编:李献刚

一线大调研

阅读量:27.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