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为爱“轻装上阵” 婚俗改革落地落实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12-26 18:17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为爱“轻装上阵” 婚俗改革落地落实

来源:青山区融媒体中心

曲径通幽,碧波荡漾,丛丛芦苇环绕的一座现代风格建筑悠然坐落在长情湖畔。

身着大红色喜庆服装的一对卡通人物雕塑站在“爱情岛”的大字牌匾下迎来送往,巨幅的红色心形景观造型从公园大门口远远的就能望见。

这里就是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新晋升级打造的婚姻文化产业创业园、爱情岛,青山区的幸福地标,婚俗改革落地落实的新阵地。

摒弃旧陋俗,是与旧时代的告别,也是新征程的开始!作为首批入选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的旗县区,如何为婚俗文化注入文明节俭的新时代正能量基因?

一起看青山区的婚俗改革改了什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结婚誓言,也是幸福宣言。

今年5月,青山区第七届集体婚礼在婚姻文化产业创业园、爱情岛甜蜜举办。蓝天白云下,新人们在碧绿的草坪上许下结婚誓言,收到特殊婚书,见证幸福时刻。

结婚颁证仪式

“非常棒,很浪漫,仪式感有了,也很有纪念意义。” “准新娘”杨宇薇和爱人在集体婚礼上领取了红本本。

“针对当代年轻人新需求、新想法,我们有意识的开展了头脑风暴,创新推出个性定制、主题定制‘婚嫁管家’服务,通过举办庄重神圣的颁证仪式、户外草坪集体婚礼、健康骑行集体婚礼等,强化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神圣感,倡导文明简约的新式婚礼。” 区民政局局长李锦艳介绍。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集体婚礼成为一辈子怀念的“集体浪漫”,婚姻登记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青山区第七届集体婚礼

2021年,婚俗改革的开端之年,青山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通过头脑风暴,不断迭代婚恋观念,确立打造“西部区最美公园式婚姻登记大厅”的硬件目标,于2022年建成并启用座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青山区婚姻登记处,公园绿地覆盖、景色宜人,极大地提升了百姓对婚姻文化和婚姻仪式感的体验。2023年,升级打造的婚姻文化产业创意园、爱情岛,更将婚俗改革推向高潮。

硬件环境实力“圈粉”,新人们为软实力提升也出了不少难题。

“您好,我们想办理结婚登记,但是不好请假,下午5点赶过去还能办理么?”“我和老伴的结婚证是70年代领的,几次搬家找不到。我们想补领结婚证,需要什么手续?”“我家人和我闹别扭非要离婚,有没有调解员帮我调解调解?”……

“百姓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面对婚姻当事人不同需求,青山区锁定 “简政便民”目标,在优化服务上赋能软实力提升,新的服务模式,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积极拓展“互联网+”婚姻登记服务,开展网上预约预审,形成政务服务一窗式受理模式。

推行“5+2”周末延时服务。

简化婚姻登记流程、减少登记材料,率先开展结婚登记周末延时服务。

以流动补领结婚登记的方式走进社区,为老年人补办丢失、损毁的结婚证明。

“爱的修复”婚姻家庭辅导公益服务。

……

一剂剂“妙方”的开出,是3555对新、老夫妻享受到便捷服务;

一剂剂“妙方”的开出,是个性定制、主题定制、集体婚礼等多元颁证服务80%的办证率;

一剂剂“妙方”的开出,是290余人次通过离婚调适和心理辅导走出婚姻危机;

一剂剂“妙方”的开出,是人民群众对婚姻登记服务的满意度。

如果再问,青山婚俗改革到底做对了什么?那一定是软硬同推,城乡同步。

一院一品乡村婚礼基地,新人邬静怡一身喜庆、简约的90年代装扮,仿佛穿越回到了当年。

“我们的父母就是90年代结婚的,我一直想感受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纯朴简约的婚礼,民政局为我们举办的这场乡村婚礼让我圆了这个梦。而且婚礼我们不请乐队歌手、不备豪车礼炮、不上豪华烟酒,减轻了我们两家人的负担”,“幸福新娘”邬静怡和爱人高兴地说。

而“模范夫妻”刘思宽、徐荟竹则选择了将简办婚礼节省出的16000元现金捐给了包头市福利院的孩子们。

借乡村振兴的东风,青山区把婚俗改革新风吹到了田间地头、群众心头,婚俗改革“三项新规”更被深深植入人们的心田。

“种文化”的难度虽然不小,可“明白人”还是越来越多。青山区的5家婚礼酒店、2家婚庆公司主动请缨参与婚俗改革,成为倡导婚礼新办简办的首批婚庆商家。

“婚俗改革一头连着群众的美好生活,一头连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文明的婚俗,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也是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青山区正在让和谐、文明、有序的婚俗成为主流,让发展质量和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真正形成环境美、风尚美的新时尚、新民风。”对未来,李锦艳清醒依旧。

接下来的婚俗改革“接力赛”,青山能否冲在前面?时间会给出答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何煜鑫 主编:崔维莉

内蒙古新闻

作者:王媛

阅读量:22.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