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苏州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2026年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1-04 15:04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苏州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2026年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

2024年1月3日下午,苏州“新年第一会”——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后,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会议成果和亮点,以及解读相关政策文件。

现代快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苏州将围绕“1030”(即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产业体系,到2026年,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建成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关于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苏州准备从八个方面着力。

一是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基础升级再造,加强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聚焦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打造5个五千亿、4个三千亿和一批超千亿产业集群产业链。到2027年,累计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项目30个,推广应用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自主创新产品90项以上。每年支持100项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导向计划项目。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转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未来产业精准布局,产业存量培优育强,产业增量招大引强,产业布局完善优化。到2027年,实施1000万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2500个,总投资额超6000亿元;累计建成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5个以上,累计建设“工业上楼”示范园区、楼宇100个。

三是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科创森林体系,完善产业创新平台,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提升“苏州制造”品牌。到2027年,累计建设各类创新联合体超200家,培育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不少于12家;累计力争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8家;累计建成38个省级以上质检中心(计量中心),1个仪表仪器产业园。每年牵头或参与起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量不少于500项;创建“苏州制造”认证高端产品200个。

四是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做强做大“链主”企业,做优专精特新企业,做实中小微企业群体。到2025年,壮大培育“链主”企业数不少于100家。到2027年,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0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累计推动6000家中小企业“小升规”,滚动培育200家左右“独角兽”企业、800家左右“瞪羚企业”。

五是促进数实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着力完善网络化连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发展。到2027年,累计创建“灯塔工厂”不少于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不少于300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不少于2000个;累计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aaS产品超200款,培育本土国家级双跨平台2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型平台、产业链协作平台3-5家;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50个,全市数字传输骨干网带宽达到9000Gbps;累计打造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不少于100个,力争打造千亿级模型1-2个、百亿级模型8-10个、十亿级模型超6个,累计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少于15个。

六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制造服务体系,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健全绿色能源体系建设。到2027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0家;累计实施50个左右工业节能降碳示范项目,建设100家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和零碳工厂。

七是实现制造业跨领域融合发展。推动经营模式与产品结构转型,加快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制造业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到2027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200家、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200家,打造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20家。

八是完善提高产业治理能力。夯实企业服务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加强人才供给,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企业服务中心、“助企通”平台、政企恳谈会、12345热线电话、助企员队伍等多维立体服务体系,打造企业动态感知系统,逐步形成政策服务无求自应、直达快享,实现对企业诉求的及时高效响应;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最优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基金支撑力度;实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新领航”计划,加快推进苏州科技商学院建设,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记者 高达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新媒体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怀初侠 主编:崔维莉

江苏新闻

阅读量:19.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