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12-03 20:14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乌拉特中旗委组织部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一股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排“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红色字样引人注目。
“川井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军事战略要地,这里军警民共建文化底蕴丰厚。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牧区草原文化站就在川井落成......”在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党员干部张悦为新学员讲解川井的历史由来。
今年以来,川井苏木坚持党建引领,将“红色基因”融入党建促发展的血脉,把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紧紧围绕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构建“一核四区多点”川井国防小镇发展布局,打造集国防素质教育、国防技能训练、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军旅研学风情等功能为一体的川井国防小镇。
“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将历史与发展、文化与发展完美融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学习与体验一体的教育模式,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体验长征路上的艰辛与磨难,探索式的深度学习了解国防工作。”近日,中青年干部“大学习”“大提升”“大比武”第三期集中轮训班学员及党校领导教师走进川井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时说。
该苏木依托丰富的国防教育、军民融合等文化资源、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大力推行“党建+国防教育+文旅”融合发展产业模式,辐射带动沿线嘎查牧民发展观光草原风景、休闲娱乐、度假避暑、体验牧业生产、民宿餐饮等旅游项目,积极推动生态观光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牧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随着国防教育实训基地开营以来,吸引了一大波党员干部前来学习观摩,在场景融合的加持下,一幕幕文旅新场景涌现,丰富了沉浸式文旅体验,为川井苏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共有3000余名党员干部到国防小镇参训,辐射带动周边牧民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没想到还能看见供销社恢复原来的模样,小时候来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川井苏木萨如塔拉嘎查74岁的老党员要日好代声音沙哑的说道。
“唤醒”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近年来,川井苏木通过多方搜集档案资料,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了整理修缮,极大地还原了建筑设计之初的容貌,重现了70年代的供销社、邮政所、农信社等富有红色记忆的建筑,一件件“红色记忆”的老物件、50年代“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典宣传字样展现着特定历史时期内军供、军民联结作用和新中国改革发展历程,带领人们感受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芳华岁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苏木延伸红色旅游服务触角,坚持将红色地标建设为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现场,与牧羊海兵团文化展馆、骑兵营旧址、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长城遗址、海流图镇国防教育基地、甘其毛都口岸向北开放区等6处红色景点串点成线,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红色旅游大格局,结合乌拉特草原风蚀山地景观、走西口民俗、阴山自驾探险,形成浑然一体、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国防旅游精品线路,用红色文化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北疆国防文旅”特色。
“我们规划打造集国防素质教育、国防技能训练、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军旅研学风情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防小镇。到2025年底,川井国防小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形成,打响国防小镇品牌。”川井苏木党委书记格干塔娜描绘起国防小镇未来蓝图。
阅读量:18.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