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1日讯 12月11日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在第4版以《齐风鲁韵汇江海》为题刊文,聚焦山东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探索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以守正创新、固本培元焕发中华文化时代光彩,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齐鲁大地不断迸发新活力。
以下为报道全文:
齐风鲁韵汇江海
美丽的齐鲁大地,山海相拥,文脉绵延。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美誉的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齐鲁风韵浩荡悠长。
近年来,山东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探索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以守正创新、固本培元焕发中华文化时代光彩,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齐鲁大地不断迸发新活力。
鉴往知来,深化研究阐释延续文脉
皇皇巨著,浩如烟海。
今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山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献编纂出版项目——《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齐鲁文库·典籍编》第一辑100册等正式发布。
作为“山东文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文库》共分典籍、研究、史志、人物、文物、文学艺术、山水、科技、红色文献九编,成书规模约13亿字,4000多册。
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齐鲁文库》学术委员会成员杜泽逊介绍:“按照计划,我们将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传世文献,逐步扩展至山东现代文化研究出版,充分挖掘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优势。”
齐鲁大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献,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斯文在兹,弦歌不辍。山东立足文化资源禀赋,深入实施“山东文脉”工程,统筹推进文化典籍系统整理、思想意蕴阐释辨析、时代价值研究阐发与转化创新等为一体的研究阐释体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
2017年4月,一项旨在系统调查海外汉籍,并借助缩微、扫描复制等方式,实现珍本汉籍再生性回归的“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山东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名学者开启了一场对海外珍稀汉籍的寻觅。
工程首席专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杰文说:“将逸散海外的中华典籍重新归拢、开展研究,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已调查境外1988家藏书机构,基本掌握了境外汉籍存藏情况,团队从中发现了1900多种中国大陆缺藏的珍稀汉籍,并复制回归1600种。
集腋成裘,融会贯通。山东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力量和资源,先后搭建多个研究阐释平台,推出一批优秀成果。
2019年8月成立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以建设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等为目标,持续推进《论语》译介工程,推动出版《儒典》《儒学百科全书》等丛书,与北京大学等16所院校合作办学,联合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已有1000余名。
春韵润心,优秀传统文化修身铸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为人诚信是孔子教导学生的重要内容。”在济宁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100多名民宿、餐饮经营者聆听了一场诚信主题的宣讲。
“诚信立本,做买卖靠的就是信誉,有了诚信文化支撑,生意才能越来越红火。”儒乡餐馆店主张奉军说,宣讲倡导的美德与日常经营息息相关。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介绍,作为尼山脚下的“文旅村”,今年以来鲁源新村共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良好的村风民俗打响了招牌。
近年来,山东围绕文化“两创”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倡树“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诚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美德健康新生活。
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山东大学图书馆里,学生们能观看古籍装帧印刷演变、体验古籍修复技术,沉浸式体验古籍魅力,感受传承千年的文化内涵。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晓旻介绍,山东大学建起图书馆、学校、社会三层传统文化素养培育同心圆,利用古籍特藏文献打造“文化沉浸式”育人环境,既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也增加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培育创新意识。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之美润泽心田。山东依托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融通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和心理心态等育人环境,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黄河奔腾,运河流淌,“两河喜鹊”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山东聊城的街头巷尾,他们入户与老人话家常,主动服务困难群体,成为群众眼里的“贴心人”。聊城市以“两河喜鹊”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实现全市文明实践规范化配备率达100%。
齐鲁大地好人多,山东各地倡树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全省2450多万名志愿者引领文明新风尚。
博观约取,跨越山海烛照文明未来
文明,因互鉴而鲜活;文化,因传承而不朽。
十年来,文化“两创”在齐鲁大地哺育出一片五彩缤纷的园圃,互鉴传承之花如一盏火烛,照亮前路。
今年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孔子故里。
“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仍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刘廷善这样说。
“对话”“交流”“共同”“多元”……梳理历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些关键词一次次进行思想碰撞,并逐渐达成共识:尊重、交流、平等、互鉴,是不同文明和平共存、共同发展的方式。
今年5月,以“尼山传千载 岱海连世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故事”为主题,2023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城启幕,开幕式上推出了以“字、景、史、画”等为主题的综合展览,展陈了山东风光与丝绸之路风景的手绘长卷。山东“韶之韵”民乐团,现场演奏了《沂蒙山小调》等中国传统民乐曲目。
业内人士认为,山东近年来打造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等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面展示齐鲁大地深厚文化、锦绣山河和悠久历史,生动讲述中华文明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故事的重要载体。
“四廊一线”助文旅
来胶东半岛看海,去淄博吃烧烤,到泰山看日出……今年以来,山东建设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
“奇山春秋事,之罘海上烟。”起源于600多年前的奇山守御千户所,是烟台城市雏形,经过城市更新和修缮打造后,这片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热门景点。沿街民居青砖黑瓦,木制门窗古色古香,墙上的拴马石,门前的镇宅瑞兽,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烟台市民黄静生活在所城里附近,她对当地大力保护城市文脉赞叹有加。“消失近百年的宣化门原景重现,处处体现所城元素。”
记者走访了解到,“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将相对抽象的文化进行具化实化,突出文化体验,让传统的人文地理要素以更适应时代需求的面貌焕发出新活力,为文旅融合作出新贡献。
从单个城市、景区的“单打独斗”,到五条文化轴线上的区域协同,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带动各地吸引并留住游客。为更好整合文旅资源,山东还推出“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融合全省16市文旅资源,目前已有1700余家景区进驻平台,全省4A级景区和省内沿黄流域主要景区基本进驻。
“以前没人要的红香椿,现在每斤能卖到4元;以前留不住人,现在修建了民宿,外地游客常来住上好几天。”济南莱芜区卧云铺村党支部书记刘欣奎对记者说。
莱芜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的商道,现存黄石关、风门道关等齐长城关口,这段随山势呈东西走向的齐长城南侧依次分布着卧云铺等5个古老山村。当地围绕齐长城沿线村庄开发旅游产业项目,一条9.7公里的山路串起5个村庄,让曾经封闭的山村热闹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老百姓增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文化体验廊道的重要目的。”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建勇说。
京杭大运河在济宁市境内穿过,从古时便是南北通衢、商贾云集的水上大动脉。大运河现如今往来货船不断,济宁将运河文化转为发展动能,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借由现代港航产业等,成功实现非煤营收占比超过80%。
“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纵横交错,贯穿东西,覆盖山东16个市的7000多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70%以上。“四廊一线”正日益成为富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走进位于孔子故里曲阜的鲁源新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随处可见文化元素。几年前,鲁源新村还是一个道路坑洼的偏远山村,2019年,鲁源新村经统一规划,2800多位村民搬进了新房。村里成立了旅游经济合作社,开发民宿项目。腰包鼓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发“文气”。举行新中式婚礼、在儒学讲堂听课等,成为当地村民的生活新风尚。
“这几年,我们不断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家也享受到了文化带来的幸福感。”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说。
一片匠心在“手造”
一根细长铁管,从上千度的炉火中挑出一团软若糖稀的琉璃原料,赶在凝固前,炉匠用吹、转、展、拉、磨等技法为之塑形。几十道工序后,一件精美的琉璃作品便呈现出来。
一炉窑火,熊熊燃烧千年。在山东淄博,琉璃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日益生辉。匠人们伴着高温的炙烤,赋予每件作品“琉光璃彩”之美,堪称火中取“丽”。
作为传统文化大省,山东工艺品类齐全,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总量居全国前列。济南皮影戏、淄博陶琉、潍坊风筝、孔府印阁、曹县汉服、临沭柳编……一陶一瓦、一枝一木、一针一线都蕴藏着令人沉醉的文化之美。
但长期以来,传统手工艺难以生活化、时尚化,产业挖掘和市场开拓不足。去年3月,山东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创新,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打造“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区域公用品牌。
承载历史,融合现代,老手艺正焕发新活力。潍坊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明清时期便以“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泥塑、诸城古琴等一众手造工艺品,历经岁月洗礼而更添风韵。
74岁的张效东是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岁起便随着祖父扎风筝。一辈子与风筝为伴的他,经常为创作一件作品饭不思、觉不睡,每当一件新作品放飞成功,心情也跟着飞起来。“近几年越发注重创新,我用声、光、电等科技元素,让风筝在空中既能动也能叫,风筝好似‘活’了起来。”
现代科技为传统工艺注入“新鲜血液”。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袁敏说,目前山东工艺美术行业已有100余个品种实现数字化转型,涌现出汉青陶瓷、康乾琉璃、周广胜木雕、华艺雕塑等一批数字化研发强、智能化生产精、互联网销售好的企业代表。“新生”的手造产品也博得年轻人青睐,吸引他们投身传承传统技艺的事业。
为扩大“山东手造”品牌效应,山东建立全域营销网络,力推“山东手造”进高速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书店、进学校、进非遗工坊。全省已建成1处省级手造展示体验中心、21处市级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和640处手造展销专区。
“山东手造”让小手艺博得大市场、创造大财富,不少还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潍坊王家庄子村大大小小风筝扎制厂有100多家,年产风筝8000余万只;临沭柳编撑起全县370多家企业主营业务,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肥城桃木雕4000多个品种畅销海内外,当地全年桃木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山东手造”工程实施以来,传统工艺华丽转身,规模以上“手造”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区域产业集聚成势,日渐成为富裕群众生活、展示山东形象的闪亮新名片。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说:“山东手造变的是创新,不变的是匠心。匠心守艺、活态传承,让传统手工艺永葆活力。”
小戏小剧“唱”振兴
“老少爷们儿!今天这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就敬为救咱朱村牺牲的战士们……”舞台上,“老支书”郑重地端着一碗水饺,神色庄严;随着音乐声起,台上众人齐喊“祭英烈,奠忠魂!”
这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村民自导自演的情景剧《第一碗饺子》里的一幕。每年大年初一,朱村村民都会到村里抗日战斗纪念碑前,献上新年第一碗饺子,纪念为保护村子而牺牲的24名八路军战士。《第一碗饺子》据此创作,时长20多分钟,已成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文旅节目。
这样的小戏小剧,如今在山东各地农村和社区舞台上轮番上演,广受欢迎。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近年来山东通过组织“大擂台”活动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支持各地加大群众性小戏小剧创作、演出力度,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山东小戏小剧的重要特点。小戏小剧讲述的大多是群众身边的故事,让观众在感受故事人物喜怒哀乐的同时获得文化熏陶。
如《那时花开》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题材,讲述了山东省派“第一书记”夏荷来到莲花村,克服重重困难,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故事;《社区里的“云”法庭》将目光聚焦社区矛盾调解,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守黄人》诉说着父子接力守护黄河、世代传承黄河精神的感人事迹……
群众自导自演,演出时间短、内容接地气、表演形式灵活,让小戏小剧更具亲和力。
“俺也要上前线抗战,给俺柱子哥报仇!”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福祥社区的小广场上,红色小剧《雄鸡高唱》上演。十字路街道文化站站长徐红说:“这部小戏取材于发生在莒南的真实事件,演员大多是村民,演起来更有感情。”
小戏不“小”,润物无声。在滨州市惠民县何坊街道史马村健身广场,吕剧《美丽庭院》讲述了当地提升村民生活环境的故事。史马村庄户剧团负责人石立峰说:“通过小戏,可以更好地把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小戏小剧在打造群众“大舞台”的同时,也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到《妇救会》小院体验“全民抗战,舍小家为国家”,在《战地医院》小院感受“生死离别的革命同志情”……在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红嫂家乡旅游区,每天都有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自2021年首演至今,沉浸式小院演绎已演出4000多场,近百万人次通过这种形式接受了红色教育,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随着各地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一场场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小戏小剧奏响了乡村文化振兴“大合唱”。“今年山东正式启动群众性小戏小剧全省巡演活动,全年将演出2万场次以上,推动小戏小剧成为山东文旅产业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的‘金名片’。”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冯庆东说。
“黄河大集”品活力
“黄河滩的土地黄河的水,香喷喷的豆面攒成的丸,出锅喽!”冬日的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辛镇大集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边,商户谭建国一边捞绿豆丸子出锅,一边用东营方言推介,还不忘取竹签叉一个外焦里嫩的丸子,递给路过的游客品尝。
黄河萝卜鲜脆爽口,黄河沙土地瓜软糯香甜,还有剪纸、草编、草秸画……大集上黄河元素满满,民俗特色突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黄河大集”是山东今年创新推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名片。它在全省选取文化味、乡土味浓厚的传统乡村大集,以“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网络传播”为内容,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打造民俗新品牌。
日前,在莒南县坊前镇徐家相邸村,临沂市“冬季黄河大集”火热启动。高榆木梳工艺精湛,大店黑陶独具匠心,板泉柳编畅销海内外……许多摊位背后都藏着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黄河大集”提供了更接地气、更加生动的展示平台。
“20多岁起,我就跟着父辈学雕刻。原来只是养家糊口的‘小手艺’,后来成了发家致富的‘大本领’。”从事石雕石刻29年的汤永彪说。
坊前镇镇长刘宝秀介绍,镇里有相关加工厂7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均产值近1.8亿元。“产业活了,乡亲们收入多了,人居环境、村风民风都越来越好。”王家坊前村党支部书记王凤选说。
今年以来,山东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已举办线上活动、线下市集4万余场,销售额超160亿元。“黄河大集”内涵不断丰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散地”、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在日照市,“黄河大集”手造非遗夜市已累计开展20期,每期选取日照黑陶、五莲割花等30个左右非遗项目进行展示,累计销售额22万元;
在德州市,禹城的大集将快板、舞蹈、传统戏剧变成乡村文明宣讲新载体,还举办送义诊、送文艺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将“惠民大礼包”送到百姓身边;
在济宁市,老僧堂镇将“黄河大集”与趣味运动会相结合,走进村庄、学校、企业等地方,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参与其中……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黄河大集”受欢迎,体现了群众物质生活富足和消费品位提升,是齐鲁大地乡村振兴成果的生动展现。同时,作为文化传播载体,“黄河大集”将助力非遗文化民间传承、乡村文明新风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不断融合。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