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安环境
2024-02-16 20:47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聚焦县市区 | 宁阳县推动化工园区动能转换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来源:泰安环境
宁阳县围绕做大做强高端化工首位产业,以省级化工产业园为载体,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等,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塑园区管理体系,推动园区动能转换,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绿色循环低碳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打造环保闭环管控体系,推动园区绿色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污水全过程管控治理,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投入3.13亿元改造提升涉水企业污水预处理设备,涉水企业全部达到纳管排放标准;“一企一管”架空铺设污水管网4.12万米,实现工业污水从企业到污水处理厂封闭运行;在对磁窑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又投资2.88亿元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对来水实行分质处理,构建起化工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闭路循环”体系。投入120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和流量传感器,运用清华大学技术建成“水质指纹”管控系统,实现水污染快速预警、快速溯源。同时,围绕打造园区内海子河生态带,投资2.8亿元实施全线雨污分流工程,并在海子河沿线重要通道安装摄像头39处,实现24小时全方位监控,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海子河;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海子河综合治理,投资7500万元建设海子河湿地公园,栽植70余万株水生植物、3万余株绿化苗木,建设60亩潜流湿地、150亩河道表流湿地,打造具有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能力的河道走廊湿地生态系统。
打造智慧安防体系,推动园区安全发展。创新“5G+AI+园区”模式,一体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升危险源监测水平,建设高低空全方位智慧安防,在重大危险源、企业制高点等重点区域,安装热成像摄像机,通过气味、压力等指标进行AI智能分析,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开发危化品车辆动态管理系统,投资1200万元建成危化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实现车辆实时监管、实时定位、定点停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投资4000万元建成园区智慧监管中心,在园区重点区域安装30多台套报警柱和公共广播,对异常情况迅速预警广播,调动消防、应急、公安等力量协同处置。创新绿色抓巩固、黄色抓提升、红色抓治理“三色”风险隐患监管模式,组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联盟,聘请安全专家驻企检查,根据企业体检结果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7月份全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复核中,成绩居全省前列。
打造资源高效利用体系,推动园区循环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投资10.95亿元建成5300余米的公用管廊,可输送12种工业气体和液体产品,降低了园区企业运输成本和安全风险,年可节省物流费用1.5亿元。投资12亿元成立中京鼎特资源配置中心,打造以“气化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气化岛”已带动形成“合成氨—硝酸—硝基苯—橡胶助剂”产业链,产值规模达35亿元以上;“环保岛”可实现4.88万吨危废、废液内部处理,节约化工企业成本3000万元。实施中水回用工程,企业污水经过分质处理后,进入工业水厂再处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用水,工业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吨,年可节约用水570多万吨。
打造科创孵化体系,推动园区创新发展。运用市场化手段,投资6.9亿元建设中京智能产业园,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科创平台,吸引13家企业研发中心入驻;为企业提供产业升级、上市辅导等专业化服务,亚荣生物已成功募集首轮Pre-IPO融资。带动研发水平提升,与北京化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联合建立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中试成果可实现就地转化,园区企业1-10月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家,省市级研究中心、实验室达到46个。集聚人才队伍,出台人才回引、人才购房券等一系列政策,建成500套住房的泰山美郡公寓,今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培养化工专业技能人才45人,被评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
打造交通综合体系,推动园区开放发展。加大道路建设投入力度,形成全长38公里、“六横两纵”道路网络,15分钟内即可从园区到达342国道、104国道、京台高速、董梁高速、京沪铁路、瓦日铁路等主要干道。构建公路、铁路立体物流网络,投资30亿元建成恒信高科铁路物流园,衔接“一带一路”,降低了大宗商品运输、仓储成本。投资12.6亿元建设泰安(宁阳)现代公路港,打造华东地区最先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对园区产业配套发挥极大带动作用。
供稿:宁阳分局
阅读量:14.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