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慈溪日报
2024-01-14 17:20
发表于浙江
原标题:一说湘菜就是辣?慈溪人对湘菜的误解,这家店试图解开
来源:慈溪日报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湘菜馆正在越开越多?
这些年,慈溪的“辣味市场”不断扩大,本地人也不再执着于备注“免辣”,开始积极尝试辣椒炒肉、剁椒鱼头、擂椒皮蛋等辣味菜品。这些湘系菜品的代表之作,光是看到名字,就让人感到鼻尖冒出薄汗。
在普遍认知里,湘菜还处于重油重辣、摆盘粗犷、价格低廉的“快餐”阶段。具有烟火气的湘菜固然迷人,但上得厅堂才会有更大的声量与影响力。
在慈溪,哪里可以安静享用一顿地道湘菜呢?在人声鼎沸的新河坊,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家特立独行的湘菜馆,从装修风格、菜品呈现到用餐体验,都颇有种从“湘菜围城”里突出重围的感觉。
从山葵家餐厅的右侧电梯上3楼,就到了甬湘琳·新派湘菜。
与寻常的湘菜馆惯用的红色调不同,甬湘琳整体以暗色调为主,唯一的红色点缀来自摆放在门厅的红玫瑰。灰调的台布与墨绿得接近黑色的护墙板相呼应,桌上的高脚杯和白色瓷盘、服务员轻声细语的问询声,让人恍如进入了高档西餐厅。天气好的时候,在室外阳台用餐,用添一份法式风情。夜晚,这里能看到新城河的喷泉秀,美景美食相得益彰。
新派湘菜的第一印象已然到位。
真正的精致在于菜品。精致化,并非将菜品豪华化、贵价化,是以更强大的供应链、更考究的原料,研发出足以刷新味蕾感受的体验。
“我们擅长的并不是做辣菜,而是用辣椒。”上菜之前,厨师长向我们介绍了湘菜的用辣奥秘。
作为称霸中国辣界的重量级选手,湖南人的吃辣文化和江西、湖南、四川、重庆、贵州都有不同,他们偏爱鲜辣椒和剁椒,用辣去勾鲜。
干辣椒增香压腻,青椒清甜,剁椒、酱椒微酸,可提鲜吊味,黄贡椒香气特别,还有因微辣香脆的独特口感而被老饕们视为珍宝,卖出了每斤300元天价的樟树港辣椒。
甬湘琳不惜成本,坚持产地取材,坚守湖南本味,将24种湖南地产辣椒以冷链运输的方式带到慈溪,后厨不仅有湖南衡东三樟黄贡椒、娄底双峰牛角红辣椒、浏阳鸡肠子辣椒、长沙春华山圆椒,还有衡山黄金椒、湘潭九华螺丝线椒……这个年轻的团队坚信,好食材是会说话的。
谈话之际,五椒鸿运鱼头已经上桌。
剁椒鱼头是湘菜的代表菜,以鱼头的“味鲜”和剁椒的“香辣”为特色,甬湘琳坚持现杀鱼头,保证新鲜度。创新之处在于对五种辣椒恰得其分的使用——最上面一层是牛角红辣椒,增鲜增色,使得菜品颜色红艳,取“鸿运当头”的吉兆;第二层是三樟黄贡椒,温度慢慢升高以后,黄公交会快速吸收盐分和酸度,带着水分往下渗透香味;第三层是一年的老坛剁椒,起到增香的作用;第四层是三年老坛剁椒,增酸增咸;最后一层是野山椒,也是调节整个菜品辣度的标尺。不同风味相互交织,上桌后淋洒的紫苏叶很好融合了五椒的风味,将鱼深藏的鲜味充分激发。
相比第一道菜的经典开场,第二道清炒丝瓜让人更感意外。完全不辣的丝瓜竟然也是招牌?厨师长介绍道,其实正宗的湘菜中,有至少40%是不沾辣的。其中,清炒丝瓜适合解辣,常年霸占湖南人心中的素菜排行榜的榜首。
甬湘琳选用的丝瓜也很讲究,这是株洲的白关丝瓜,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类比慈溪杨梅就可知道其地位。
这道菜不加一滴水,清炒出汤汁,仅放少许盐调味,丝瓜嫩白如玉,汤汁清鲜,格外符合慈溪的口味。
此外,湘菜宴席中最高档的食材——汉寿甲鱼,也能在这里品尝到。
如果对甲鱼产地稍有了解,便知道汉寿中华鳖誉满三湘。五年的汉寿甲鱼经过黄焖的方式烹煮后,肉质紧实,胶质丰盈,入口全无腥味,甲鱼裙边饱含的胶质为汤汁带来了粘稠感,高汤的鲜味得以更好地附着在甲鱼上。前调是咸鲜的,细品其软糯口感之际,湘菜不可或缺的辣意从舌根处产生,深远绵长。
品尝过这三道菜,便可知我们认知中的湘菜已是向连锁化、标准化的商业进程做出诸多妥协的版本。
湘菜很讲究入味,但并不意味着只能靠重油重咸去堆砌。湘江流域的小炒风味、洞庭湖区的湖鲜河宴、湘西山区的山珍奇味……对我们来说,湘菜的版图还有巨大的空缺。更别说,甬湘琳还将湘式风味与大海鲜融合创新的菜品,做出诸如黄辣椒炒黄金蟹、虾汤笋壳鱼等创意菜。
这是一家值得二刷、三刷、N刷的湘菜馆,它的精妙之处,值得细细探索。
慈晓 X 甬湘琳·新派湘菜
送福利
转发链接到朋友圈
并长按二维码参与报名抽奖
即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
甬湘琳98元菜品兑换券1张
奖品一共20份
每桌限用1张
可补差价兑换高价菜品,不可找零
报名时间
1月14日12:00 至1月16日12:00
使用时间
1月16日至1月30日
本文为推广信息
如有违规、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阅读量:34.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