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5日讯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强基层、惠民生为目标,创新实施“连续医疗服务机制”,通过做强服务体系,做实医防融合,做优连续机制,努力打造“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慢病善管、重病善转”的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格局,群众看病难、转诊难等痛点、堵点得到了有效破解。
围绕让群众在家门口“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目标,淄川区持续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通过三级联动聚力,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投资13亿元新建14万平米的淄川区医院新院区正在进行内装。北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齐鲁医院、山大二院等20余家知名医院与我区开展了医联合作,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国家级省级“名医工作室”19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柔性引进淄川籍京沪名医专家30余名,区级龙头正在做大做强。
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连续医疗服务中心”,不仅能解决患者无处找专家的困境,也能极大减少患者跑腿、转院的不便,为此我区创新建立连续医疗服务机制,把群众看病就医的“私事”变成医疗机构的“公事”,真正实现了“全链条”健康服务。通过国家级省级“名医工作室”和医共体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常见病和区级急危重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对病情疑难复杂的,通过“连续医疗服务中心”对接上级协作医院国家级、省级专家,及时远程会诊、来院手术,对超出区内医疗救治能力,确需外转到上级医院就诊患者,由“连续医疗服务中心”积极主动协助上转,患者在上级医院完成应急救治后,妥善做好下转巩固治疗,逐级转入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截至目前,累计邀请名医专家会诊620余人次,手术440余台次,上转患者323人次,下转康复患者186人次。
淄川融媒 谭丹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