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十二时辰养生法|丑时:养肝三步助疏泄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2-22 12:13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十二时辰养生法|丑时:养肝三步助疏泄

来源:人民号

丑时,指凌晨1点钟到3点钟的时间。丑在甲骨文中是手的象形,《释名》曰:“丑、纽也,寒气自屈纽也。”丑时表示阴阳已经转换,寒气渐释,白昼已经开启。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丑时对应十二经络的肝经,在正常状态下,此时人体气血将汇聚到肝脏,充实肝体(给肝脏增补能源),涵蓄肝用(让肝脏更好发挥功能)。因此《黄帝内经》提到:“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

那么,肝脏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呢?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也就是肝脏具有维持全身气机、脉络、水道、肤腠、精神情志疏通畅达、不滞不郁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人体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呼吸、饮食、二便、出汗、月经、甚至情绪的调整和稳定中,因此让肝脏能够正常执行疏泄的功能很重要。

日常生活应该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

第一步

按时睡眠,

保证肝血充沛

中医认为,肝血能够充养肝体,肝体充养,肝的疏泄等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充养肝血最重要的做法就是按时睡眠,正如《黄帝内经》提到:“人卧血归于肝”。因此丑时保持熟睡状态是对肝最好的关怀。若在丑时易醒或者无法入眠者,多属于肝血不足、肝阳过亢,此时可以盘腿静坐片刻,然后叩齿至满口津液,以舌头在口腔及牙间搅动5-8下,分3次将津液咽下,有滋水涵木、调神助眠之效。

第二步

要顺着肝脏的“性子”,

避免胡思乱想

肝为将军之官,一个又“耿直”又“高傲”的内脏,当身体出现抑、郁、滞、塞等不条达的状态都可能伤害它。反之,若人的情绪管理顺着肝的“性子”,如平时多培养温和、宽容、积极、乐观的性格,消除忧思多虑、烦躁暴怒等不良情绪,避免在夜间纠结问题,对呵护肝脏非常有益处。容易情绪“感冒”的朋友,建议平时多揉按太冲穴(该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可起到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的功效。

第三步

不劳作,

避免肝气损耗

《黄帝内经》认为:“肝者,罢极之本”,也就是超负荷劳作、疲劳等“过用”行为也会伤肝。日常养生,除了不建议熬夜之外,也不建议过度劳作、剧烈运动、过度用脑等,对于平时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工作强度大的人,可以用枸杞5克,龙眼干5克,麦芽3克,泡水代茶喝,有养肝疏肝的作用。

专家简介

池晓玲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医,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中医哲学访问学者,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

兼任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委会副会长及方药量效研究专委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及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疾病健康促进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广东省保健协会健康服务示范基地首席专家等40多个学术任职。

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坚守中医原创灵魂,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推进中医肝病的传承发展,创立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及其创新性学术思想,建立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预测-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肝病防治模式,疗效显著。擅长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心理治疗、情志疗法、中医外治法、药膳食疗、养生保健,提出并实施中医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供稿:池晓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张朝臻 谢玉宝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宋莉萍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姜东响 主编:李侠

乐活

作者:广东省中医院

阅读量:34.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