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2-24 13:22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内在能力?
来源:人民号
何为老年人内在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内在能力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老年人的内在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助于增强社会的整体福祉。何为内在能力?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是WHO为进一步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而提出的概念,它是指老年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使用的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需要实现其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的优化,内在能力是功能发挥的基础,将老年人功能发挥最大化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内在能力下降,老年人出现衰弱、失能、照护依赖以及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明显增加。
内在能力包括认知、运动、心理、感官(视力、听力)和活力五个维度,五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认知,个体在衰老过程中认知功能的变化差异性比较大,认知功能下降的老人发生失能、住院、死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运动,反映老年人的躯体活动能力,老年人躯体功能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心理,即从事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心理问题,其既是老年人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又可与其他因素相协同发挥作用。感官,包括视力和听力,听力和视力障碍在老年人群发生比例高,其可以造成老年人社会隔离和自主性丧失,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活力,是指有助于个体内在能力的生理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其中营养不良是导致老年人活力下降的一个关键原因。
如何评价内在能力?
WHO推荐使用老年人整合照护(ICOPE)筛查工具对社区衰弱老年人内在能力进行筛查,ICOPE筛查工具能够方便快捷筛查出内在能力下降的人群,ICOPE筛查工具共有9个筛查问题,涵盖内在能力的5个维度,包括起坐试验、体质下降、食欲减退、定向力障碍、回忆力障碍、情绪低落、兴趣减低和视力、听力受损。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详细评估,并给予个体化干预。
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明显不足,存在着能力缺陷,表现为身体状况较差,活动力较弱,判断力、适应力、社交能力低下等;还有些老年人虽然生理功能正常,但在心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孤独、抑郁、焦虑、自卑等。内在能力水平决定了老年人是否在功能上能实现健康老龄化生活。对个体内在能力变化轨迹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将老化过程的视窗前移,在内在能力显著下降之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保障老年人内在能力维持较高水平,预防或延迟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
那么,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内在能力呢?有哪些具体方法?
对于内在功能下降老年人的管理,WHO发布的老年人的整合照料(Integrated Caring for Older People,I-COPE)指南中提出了合理建议,根据这些建议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提高骨骼肌肉的功能、灵活性及活力、保持感官能力
1.适量运动:应建议体力(根据走路速度、握力以及其他身体指标)下降的老年人进行多种方式的锻炼,包括不断加强的力量抗阻训练和其他运动(平衡、灵活性和有氧锻炼),而且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例如,太极拳、瑜伽、舞蹈等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按摩、理疗等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2.健康饮食:应建议营养缺乏的老年人服用营养补充剂并向其提供饮食指导,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丧失,灵活性的降低,以及平衡问题都可能损害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伴随衰老产生的生理变化也会对营养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力和灵活性,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提高内在能力。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3.维持感官能力: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应对老年人进行常规视力障碍检查,及时提供全面的眼部护理;应加强听力筛查,及时识别和治疗听力损害,提供助听器。老龄化通常伴随着听力和/或视力的丧失,限制了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度,并可能增加跌倒风险。感官问题很容易通过简单和经济实惠的策略来解决,例如提供矫正眼镜和助听器、白内障手术和改善环境等。
二、预防严重的认知障碍,促进心理健康
1.无论是否正式诊断痴呆,认知能力受损的老年人均可以接受认知刺激训练。
2.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差别行动规划(Mental Health Gap Action Programme, mhGAP)干预指南中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照护的专业建议,应为有抑郁症状的老年患者提供简短的、程序化的心理干预。
认知障碍和心理障碍常一起发生,影响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理财、购物等社会功能。认知行为疗法以不同的主题活动和简短的心理干预为目的,重在防止、延缓老年患者精神能力严重受损,以至于需要人照护。
3.促进认知训练:老年人可以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来提高认知能力,帮助老人保持思维敏捷和反应灵敏。例如,通过阅读、写作、绘画等方式可以锻炼老年人的思维能力;通过记忆训练、智力游戏等方式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记忆力;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等方式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学习能力。
4.精神、心理支持: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能力。例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通过家庭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家庭关系,多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排解不良情绪,家人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与支持,尊重他们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心声。
5.加强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活力,以减轻孤独感,提高生活满足感,增强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联系感。经常参与社区活动,既可提升自我价值感,又能促进社区和谐,如志愿服务、兴趣小组等。
三、管理年龄相关的⽼年综合征,如尿失禁
1.为认知功能受损合并尿失禁的老年人提供及时的排尿管理照护。
2.对于老年女性尿失禁(急迫性、压力性或混合型),应推荐盆底肌训练。
尿失禁(不自主的尿液漏出)影响了全球约1/3的老年人。尿失禁导致的社会心理影响包括自尊心受损、限制社会能力及性行为、抑郁症。盆底肌训练可加强对尿道的支撑,促进其关闭,从而控制漏尿。
四、预防跌倒
1.对于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推荐药物核查,停止不需要或有潜在危害的药物。
2.对于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应建议多种模式训练(平衡、力量、灵活性及功能训练)。
3.对于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在评估之后,应进行居家环境改造,消除可能导致跌倒的环境隐患。
4.为减少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及发生,应采取评估联合个体化干预相结合的多方位干预措施。
跌倒是老年人住院和伤害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跌倒的发生归因于环境因素(未固定的地毯,杂物堆积,照明不良等)和个体因素。运动、物理治疗、居家环境风险评估、停用精神类药物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
五、对照护者的支持
1.依赖于照护的老年人有着复杂、广泛的照护需求,也给予照护者巨大的负担,应向家庭成员和照顾老年人的其他非正式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其他支持措施。
2.内在功能严重下降人群的照顾者有着较高的心理压力和抑郁风险。照护压力或负担对妇女和其他无酬照料者的身体、情感和经济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应向有压力的照护者提供需求评估及社会心理方面的支持与培训。
3.技能培训:教授老年人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与技术,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使其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
4.建立照料支持体系,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为独居、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在生活上给予老年人适当的照顾,同时还可减轻照护者的压力;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如医疗保健、康复训练等,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内在能力筛查,有效地保障老年人内在能力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详细评估,进行个体化干预措施,做到早评估、早发现、早预防。
总之,提高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预防或延迟老年人能力的下降,发展和维护老年人良好的功能,更好的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重视老年人内在的需求和健康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环境,早日实现健康老龄化。
阅读量:43.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