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 今年以来,寿光市化龙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现状,瞄准“东黄瓜、西萝卜、南韭菜、北山药”的特色产业布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优化农业结构。在化龙,小黄瓜种植面积占全镇大棚蔬菜种植的70%,在江北地区最大的小黄瓜单品交易市场——芦营小黄瓜市场,年交易量达2亿斤,年交易额近4亿元,平均每天有近30万斤的小黄瓜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化龙镇的特色农产品也在这里不断拓宽产业发展之路。
“育”出好“苗头”
好“瓜”用好“苗”。从供应“苗”到供应“链”,好品质的小黄瓜还是要从“苗苗”抓起,发挥利用“寿济路、大西环”区域内的鲁寿、华昂、纽内姆等育种育苗产业优势,形成“育种育苗+高效种植”双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化龙镇小黄瓜育苗企业达28家,小黄瓜种苗繁育能力近1亿株,种苗成活率能达到98%以上,辐射至全国各地。

育苗棚内,从自动通风、水肥一体化、智慧化管理的生长环境,到嫁接、装盘、点种的技术保障,一株株承载着农户希望的小黄瓜苗,不断推动着化龙镇小黄瓜产业的脚步迈得更远。随着育苗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各育苗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培育出近20个不同的小黄瓜系列品种,摸索出一套南瓜苗嫁接技术,增强小黄瓜抗病性能,增产增效的同时充分保障小黄瓜的品质,通过“基地+订单+技术服务”的模式,实现育苗产业订单化、特色化,打造出特色高效经济作物产业中的化龙新标杆。
“种”出好前景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眼下,正是小黄瓜生产的旺季。走进种植小黄瓜的温室大棚,一行行枝繁叶茂的藤蔓上,挂满了直顺油亮的小黄瓜,化龙镇小黄瓜进入盛产期,化龙镇40多个村的小黄瓜种植户每天往返于种植棚与芦营小黄瓜市场之间,化龙处处洋溢着绿意盎然的生机与丰收的喜悦。为了让小黄瓜产业更加高质、高效,各种植户逐渐由传统小拱棚发展到大拱棚、新型日光温室,实现全年生产供应,良好的环境生长、水肥一体化加持,统一品种种植、统一农药使用,种出来的小黄瓜口感清脆、略带微甜,既可以当蔬菜,也可以当水果食用,深受消费者喜爱,来自化龙的小黄瓜在市场上一直遥遥领“鲜”。

种得好更卖得好!每天凌晨3:00,是芦营小黄瓜市场最忙碌的时候,来自周围镇街以及青州市何官镇、东营市大王镇的700户左右的种植大户们,将刚刚采摘下的小黄瓜运送到这里集中出售,市场内配套齐全,销售渠道畅通,每天小黄瓜的市场交易价在此产生,蔬菜包装车间内包装存放区、蔬菜过磅区、分拣加工区和蔬菜装运区分布有序,工人们熟练地对小黄瓜进行分拣包装,每天进出货车辆不断,一筐筐顶带黄花、新鲜无比的小黄瓜经过包装、称重、装车,最后由客商销往全国各地。线下同海底捞、大型商超、连锁店等达成固定供货合作,同时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模式,为各大电商平台供货,带动附近种植户每年增收近10%左右,真正实现了村民增收、百姓致富。

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升级,今年,芦营小黄瓜市场在西片区又开设二期市场,并计划在芦营市场一期的基础上扩建,真正让种植户们足不出镇就能卖得出、卖得好,同时带动加工、包装、销售、物流等同步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
抓好产业发展“牛鼻子”,种好产业兴旺“菜篮子”,化龙镇产业发展版图不断扩张。下一步,化龙镇上下将不断谋划农业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强化“龙头”示范带动作用,用“菜篮子”鼓起群众“钱袋子”,推动产业“遍地开花”,处处“结果”,真正让“化龙好品”销售“旺”、品牌“响”。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