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宣传
2024-06-16 13:47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轻量化社交”流行,年轻人如何寻找知心人
来源:山东宣传
“杭州出发去泰山,蹲个旅游搭子、吃饭搭子、拍照搭子。”每逢假期,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喊话找“旅游搭子”的帖子层出不穷。除了“搭子社交”,还有“i人e人”“浓人淡人”“momo匿名社交”等种种花式社交方式。有网友调侃:“这届年轻人开始整顿社交关系了。”
社交新词流行的背后,是年轻人不走寻常路的社交方式。这背后隐藏着年轻人怎样的情感诉求?
一
从“断亲”现象中,有人觉得当代年轻人好像不爱社交了,但结合社交新词来看,其实他们不过是渴望从无效社交中挣脱出来,在快节奏的原子化社会中构建积极真诚的社会关系。而借助社交网络,有望实现所需社交关系的精准匹配、定向放送。
一是简单直接,很实用。“忙日苦多闲日少”,在“加速”社会中,青年群体的时间被工作、学习等占据,闲暇时间呈现碎片化特点,实用性成为社交的重要考量。花式社交更注重社交对象与个人的契合程度,能否达到兴趣上的一致,以及能否为自身提供情绪价值。于是,对年轻人来说与其费神费劲去维系关系,不如保持“淡若水”的弱关系,至少自己可以“轻松一些”,不必“想东想西”“担心这个顾及那个”。
二是安全放心,有边界。“明明没见过几次面,一上来就要你把个人隐私全都交代清楚”,中式黏稠化社交对Z世代来说着实有些“沉重”。新型社交方式不仅能满足年轻人不想陷入较大心理负担和过度精神内耗的需求,还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样态、保存了自主人格。比如,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mo”的网络“隐身”亚文化,通过使用统一的头像和网名,既能在互联网日渐透明化的环境中保护个人隐私,获得社交安全感,又能够抛开身份、年龄、性别的限制和熟人的眼光,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是“独而不孤”,有归属。有些年轻人由于长期独居,存在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等问题。有调查显示,64.2%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26.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在线下社交中有障碍。花式社交的出现缓解了这些人的社交困境,为自己打上“i人e人”“浓人淡人”的标签能够帮他们在互联网上找到归属感,呈现出“独而不孤”的姿态,而通过各种“搭子”进入社会,则可以分享话题和释放情绪、获得交流与认同,让年轻人在保持自我生活独立、探索自我意识的同时与社会产生连接。
二
花式社交是年轻人的创举,在享受其带来的温暖和快乐的同时,也需要正视这种低情感投入的工具性社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深层社交能力弱化。花式社交让年轻人的社会网络充斥着弱关系,缺少长期稳定的强关系。“快餐社交”“快餐恋爱”等现代社交方式迅速组合、快速分离、不断轮换,导致年轻人处理长久关系的能力退化。比如,责任感变弱、忽视和难以维系亲密关系等。
再如,陷入社交虚假骗局。一些Z世代青年胆大且充满好奇心,对线上与自己相同属性的“i人e人”“浓人淡人”表现出莫名的信任,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寻求线上陌生人的帮助、参考线上陌生人发布的各类经验帖、听从线上陌生人给出的意见建议。但这种从陌生人开始发展的社交关系,无法了解对方真实情况,社交就像开盲盒,易陷入“虚假骗局”。自“搭子社交”兴起以来,出行前拼旅游费用被诈骗、借“找搭子”名义实施骚扰,以及网络交友“杀猪盘”等事件时有发生,亟须防范。
还如,短暂兴奋背后孤独加剧。《2023搭子社交小报告》显示,年轻人越来越依赖搭子,有网友甚至称“我的饭搭子要离职,我比失恋还痛苦”。但是“搭子社交”“i人e人”聚会,获得的多是低情感投入和强目的性的瞬时快乐,在短暂兴奋之后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情感需求,带来更深的孤独感。
此外,花式社交除了会对年轻人自身产生负面影响外,也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在互联网带来的隐身性与匿名性“保护”之下,部分Z世代的言行与现实生活中反差很大,在遇到问题产生不同想法时,极易脱离冷静思考进行非黑即白的开喷论战,并从线上转至线下。而“搭子社交”盛行,社会的强关系支撑减少,每个个体“大难临头各自飞”,风险社会也许会成为现实。
北上广深蓉渝苏杭等超过40座城市,出现了相应“躲猫猫”社交游戏。图源|封面新闻
三
社交,对内是个人自我精神世界的梳理和对话,对外是社会生活必需的信息交换和情感反馈。无论是从“找搭子”引发热议到“躲猫猫”流行,还是通过“i人e人”“浓人淡人”寻找“同类”,本质上都是年轻人社交浅层化、轻型化的外在表现。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型社交方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年轻人获得满意的人际体验?又该如何引导他们有效规避风险?
首先,社交圈层壁垒必须破。面对社交窄化,年轻人要敢于跳出垂直领域迅速陪伴的舒适圈,在社交中探索更多可能性。例如,基于趣缘的社交圈,可以尝试丰富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趣缘社交圈中延伸人际关系。再如,加强集体和社群组织的建设,扩展开展线下社交活动的公共空间,通过重拾“消失的附近”突破当下的社交圈层困境,找寻真实的自我。
其次,深层次社交必须交。单一的“轻社交”是不平衡不健康的社交行为,久而久之会造成社交疏离、亲缘淡化、“社交卡顿”等不良影响,不利于心理健康。当然,弱联系的“轻社交”不是不可以,只是它更适合作为强联系社交的开始,年轻人不妨基于“轻社交”的感受,尝试进行深层次社交。
此外,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亲缘关系始终不会变。对个人而言,和谐融洽的亲缘关系是孤独时的陪伴、危机时的挺身、收获时的分享,年轻人需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亲缘社交新模式,强化亲缘联结。
再次,网络媒介底线必须守。网络媒介既是影响年轻人思想认知、价值观念的关键因素,也是大伙儿花式社交的主要发生场域。网络媒介必须加强对有关新型社交内容的审核,对呈现给受众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影响力优势发挥到最大,追踪青年群体在与人社交的过程中展露出的新动态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及时发现藏匿于社交行为背后的错误思潮与言论,科学研判、正确引导,帮助年轻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把准方向,扮演好“守护者”的角色。
适度“逃避”、保持距离,有享受孤独生活的能力,有融入公共生活的自在,这是年轻人面对现代社交生活的从容姿态。而无论是新型花式社交,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交,想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获得滋养,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丨主播:徐凯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山东宣传
【精彩回看】
●“按键伤企”的都有哪些人
●黑白之间的古老智慧
阅读量:4.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