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人民日报关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特色教育活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5-17 11:32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人民日报关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特色教育活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

从知识到体验 能感受什么

本报记者 张丹华

《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7日 第 14 版)

“文物修复师修复兵马俑,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位于陕西西安市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游客服务大厅(中心)研学活动室里,该院社会教育部一级讲解员王金子一边播放图片,一边耐心地向来自渭南市合阳县路井镇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介绍兵马俑修复过程。

“我是秦俑修复师——学修兵马俑”是这家博物院的特色教育活动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兵马俑的发掘与修复介绍、讨论互动环节以及动手修复体验。“我们有46项研学活动,这项‘点单率’常年稳居榜首,被评为陕西省博物馆优秀教育案例一等奖和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博物馆研学旅游特色项目。”王金子说。

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中学学生在体验修复兵马俑复制品。本报记者 张丹华摄

仔细了解文物修复知识后,同学们戴上口罩、手套,化身“文物医生”,动手修复小兵马俑复制品。

学生殷羽彤跃跃欲试。她打开材料包,首先按陶俑的部位将残破陶片摆好并拍照,再对每个残片分别照相,就完成了第一步“挂号”。“老师刚刚讲了,接下来要从下往上,先选大的拼。”殷羽彤说。

同学们兴致勃勃,大约半小时后,小兵马俑纷纷拼成。之后,他们带着自己的成果来到研学活动的第二站——兵马俑遗址展厅。王金子从展出的文物出发,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从1999年至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与百余所学校签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协议,每年免费接待学生团体超过20万人,让广大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对象的不同,我们策划教育活动时会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社会教育部主任农茜介绍。比如“我是秦俑修复师——学修兵马俑”“我是秦俑发型师——学编秦发髻”等活动,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较为浅显易懂,参与感、趣味性强,深受小朋友喜爱。“学写秦小篆”“精品自秦出——透过3D识车轮”等活动比较适合中学生,针对大学生的活动则多以专家讲座为主,内容设计更加深入。

“博物馆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文物教育资源,这是博物馆开展‘寓教于乐’活动所独有的优势。挖掘和利用院藏特色设计研学项目,既能有效规避教育活动同质化,又能做到趣味性和专业性相平衡,让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农茜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姜东响 主编:刘骏

陕西新闻

作者:张丹华

阅读量:22.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