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滕州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按照“两好两有”要求,突出“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四字理念,强化“规划先行、镇村支撑、市场主导、有效治理、共建共富”五项举措,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精心打造6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和7个衔接集中推进区,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滕州模式,成功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督查激励县名单。
滕州市坚持“规划先行、产业主导、镇村支撑、共建共富”的思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两区”建设。西岗镇聘请浙江小六石公司对九龙湾湿地北赵庄片区进行深入设计,打造美食街区、研学小院、儿童乐园、恐龙园、滑雪场等景观区,既做到盘活各类资源要素,又彰显乡村地域特色。
今年“五一”假期,九龙湾湿地公园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万元,借助乡村旅游的火爆,北赵庄村村民赵曰山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滕州市西岗镇北赵庄村村民赵曰山:“发展速度相当快,真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交通四通八达,一开始这个酒店建成以后,那真是收入微不足道,通过九龙湾开发,我们收入相当高,以前是一个月五六万块钱,现在交通一方便,景区一美化,那真是收入翻了好几番,每月收入二十多万。”
现如今,北赵庄村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就有很多游客来这里旅游,村里种植的叶酸玉米、富硒小米、猕猴桃、草莓等特色农副产品也销售火爆,村民收入增加了,每年也给村集体带来5万元的收入,2023年,北赵庄村村集体实现收入38.6万元。
滕州市西岗镇党委书记刘宝斌:“生产的猕猴桃,我们用精美的包装对外营销,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我们每年组织猕猴桃采摘节,今年是要办第二届,办得会更红火,更热烈。”
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近年来,我们学深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总结形成了既好看又好用,既有体量又有品位的建设标准,坚持‘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发展理念,把产业导入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依托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采取‘景村融合、以景带村’模式,发展民宿、渔家乐、研学游等业态。”
滨湖镇微湖渔家示范区探索建立国企合作、民企投入、合作社联动、村民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出了西迭民宿、下王民俗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就业超过2000人,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滕州市滨湖镇党委书记何洪超:“我们这个西迭湖村最大的优势是靠近国家级‘4A’级景区,微山湖红荷湿地,带着这么一个目标,尤其是我们西迭湖村主要是发展的民宿产业,大概是25个院,98个房间,147个床位,大概得有12户周边的老百姓,在住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空闲的房子拿出来开民宿。”
同时,当地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方式,发展起了现代渔业养殖、竹柳金蝉养殖、咸鸭蛋加工等多个特色产业项目。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产出的鸭蛋品质优,营养丰富,畅销全国,仅微山湖荷花食品公司一家年销量就超过1000万枚。
山东微山湖荷花食品有限公司经理秦家怀:“咱们的合同季节是惊蛰到芒种,100天的收获季节,这时产量最好的时候,蛋质也是最好的时候,我们和全聚德的鸭蛋合作19年,每天供应1万枚,(每年)销售收入七八百万。”
目前,滕州“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76个,13个片区内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过20万元的达到73个,过100万元的达到15个。
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设,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也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我们提出来‘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这些总结的核心要义,还是要把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落脚到产业培育,落脚到群众的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上来,最终的目的是让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全面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