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山东文物话清廉 | 以兰寄情 在博物馆解读中国人的清廉之心

来源:生活帮

2024-08-06 10:16

发表于山东

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兰花,高洁典雅,深受古人喜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常以诗画寄情,传颂其风骨。

清|孔毓圻 兰花图轴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

这是孔毓圻所作的《兰花图轴》,纵 246 厘米,横51 厘米。画面中,墨色深浅交织,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兰花或含苞待放,或怒放枝头,尽显其高雅之姿。

孔毓圻,字钟在,号兰堂,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这幅画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清代文人雅士高洁情怀的生动写照。孔毓圻以笔墨寄情,绘就了兰花的超凡脱俗、高洁典雅。

清|柳文洙 兰石图扇面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

扇面之上,柳文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兰花的清雅与石块的坚韧。兰花,自古便是高洁之象征,而石,则寓意坚韧不拔。二者相得益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文人的精神追求。

清|竹雕兰花笔筒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

这是一件清竹雕兰花笔筒。竹雕兰花,寓意深远,既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寄托了对清廉品格的颂扬。细看之下,兰花之瓣,片片分明,似在风中轻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不仅仅是一件用于置笔的实用器具,更是对清廉精神的一种颂扬与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和情怀。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清风,微风拂面,带走喧嚣,留下宁静与淡泊。

来源:生活帮 编辑:周华明 责编:刘凯 审校:葛文琪 主编:杨玲涛

生活帮

作者:周华明

阅读量:17.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