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过后,鹏兴家庭农场的试验田里,喷灌机正开足马力灌溉着新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前两年,这里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果不错,让高雪峰信心更加充足,今年进一步扩大了规模。
高密市鹏兴家庭农场负责人高雪峰说:“采用六三模式种植,六行大豆,三行玉米,通过密植玉米,保障玉米产量基本持平,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多收一季豆,差不多一亩地多收三四百斤黄豆。”

鹏兴家庭农场是高密众多家庭农场的缩影,面积或大或小的家庭农场已占据高密粮食生产版图的重要一域。目前,高密市家庭农场经营土地总面积约19.8万亩,占全部农村确权登记承包地面积的19%,经营面积超过200亩的家庭农场达214家。
高密市鹏兴家庭农场负责人高雪峰说:“流转土地面积扩大了,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别看用工少了,但是粮食单产水平还能不断提高,我们从单一的粮食种植拓展到耕-整-种-管-收-烘-储-销等粮食全生产环节,降本增效每亩就能多赚钱,我们这些农场主也越干越有奔头。”

同时,高密市创新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联盟模式,组织菲达种业公司、谷丰家庭农场等74家粮食类经营主体,创建高密粮食家庭农场联合会,集成良种、农资、储存、烘干等社会化服务,推动家庭农场抱团发展。
高密市刘莉家庭农场负责人刘风俊说:“我们大伙抱团发展,会员家庭农场包括粮食种植大户能增产15%左右,增收10%以上。产量上去了,我们也更有劲头带动农户,把我们的经营理念、种管经验、先进技术倾囊相授。这几年跟着我学习的种植户差不多有上万家,推广面积几十万亩。”
据统计,截至目前,高密已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643家,年营收超过6.2亿元,单个家庭农场年均收入达39.2万元。
高密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敬林说:“我们将不断培强做大家庭农场,持续促进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同时建立市镇两级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对重点家庭农场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解决生产、销售、标准规范等问题。加强示范创建,放大品牌效应,目前已创建各级示范家庭农场277家,其中省级15家,市级71家。”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