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造”机器人驰骋田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6-26 18:54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内蒙古赤峰市:“赤峰造”机器人驰骋田间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

6月的内蒙古赤峰,热浪滚滚。

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的田间地头,药材经销商于荣正组织工人们为春季种下的桔梗进行第二遍的除草工作。“药材种植间隙小,如果蹲着会踩到苗,你只能这样跪着往前爬。早上四点多我们就来了,最近天气热,中午没法干活,如果不马上除草,草长得比苗高了这药材就白瞎了。”在田间进行除草的药农刘文龙说。

而此时远在100多华里之外的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所的试验田里,一台形似瓢虫的无人驾驶的轮式车型“机器人”也在为除草缓缓的行驶在田间。“精准的规划路径,全天24小时自动在药材试验田里除草,高能激光器对杂草进行高精度清除,每小时可以清除5万株杂草,是人工除草效率的20倍……”这些都是内蒙古八爪智能科技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的“小本领”。

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受访单位供图

喀喇沁旗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有300余年的药材种植历史,盛产北沙参、桔梗、防风、黄芪等药材。其中,北沙参、桔梗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0%和60%,被称为“北沙参之乡”“桔梗之乡”。

“中药材种植一直以来都是个‘苦力活’,药农要一直弯着腰、甚至跪着、爬着都有,许多人的腰腿都因此落下了毛病。虽然近些年,中药材播种、采挖、加工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但唯独除草一直是机械化取代不了的。”作为喀喇沁旗最大的药商于荣感慨“没有针对中草药的专用除草剂,不仅如此,有除草剂残留的中草药也无法通过检测,无法入药,无法出口,没有办法,你必须人工除草,机械化智能化的应用对传统的农耕方式对提出了新挑战。”

深感农民的耕作不易与山地农机的落后,2023年7月,满怀赤子之心的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内蒙古八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飞在一次调研中了解了于荣的难处,便开始了在农机领域的助农探索。

“想试着解决一下类似于荣面对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除草难题,我们拥有顶尖的技术团队和专业人才,我们就试一下。”这是杨云飞对于荣的一个小承诺。而这份看似简单的承诺杨云飞和他的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兑现。

在杨云飞的工作笔记上记录着这样的一段话:“1月15日,王光临、杨占涛、李宇采集记录,其他人员中暑生病”。

“1月15日,北方冰天雪地的,咋还能中暑?”

杨云飞和他的团队进行工作研讨。受访单位供图

原来,为了尽快能研发出激光除草机器人,杨云飞和他的团队在于荣的指导下自己种植了12种中药材,也为了模拟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将中草药生长黄金期夏季的高温状态呈现出来,当时设定的室温是40℃。但一有太阳光照射温度就会更高一点,所以团队成员经常会发生中暑的情况。“其实,当时的情况远不止如此,从孕育“小草”的“汗蒸房”出来就要接受-20℃的“洗礼”,这让技术员吃了不少苦头,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技术团队没有退缩,慢慢的经过技术公关,大棚里不仅有了长出了12种中草药的嫩芽,还有技术员们汗水滴灌下成长的‘八爪’,而这个龙年的春节也是在这个大棚中度过的。”杨云飞说。

中草药本身就是一种草,从草中识别草,这一直是团队着力解决的难点之一。杨云飞说。“我们利用了自研的内置GPU高性能智能摄像机,通过机器视觉和农业大模型识别技术,采用‘赤胆’算法,在100ms内实现杂草和农作物的检测和识别,通过高精度九轴姿态传感器实现激光束的精确指向以及凝视目标的快速跟踪与锁定。根据杂草的形状特征快速制定激光灼烧路径,在200m~500ms内完成杂草清除。”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最开始的手推式激光除草机,到后来的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杨云飞和他的团队兑现了对于荣的承诺,3月18日,内蒙古八爪智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台“智能除草机器人”在我市红山区正式投用。而以“赤峰”“赤子”命名的“赤胆”算法更是杨云飞对赤峰的承诺。

作为最先尝到“甜头”的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科研科科长赵禹凯欣喜不已:“这是第二茬除草了,前几天我们30多亩地干了有10天,花了3万多块。现在可好了,与喷洒除草剂、人工拔除等传统除草方法相比,智能除草机器人的杂草识别率≥95%、杂草去除率≥95%,实现行间/苗间除草伤苗率≤5%,做到环境零污染,幼苗零损伤。从成本看,它比人工除草每亩节省1000元;从效率看,它每小时除草1亩,是人工除草的20倍。”

目前,机器人主要面向中草药提供田间除草作业,将来通过训练不同农作物的模型,可以用于小米、藜麦、马铃薯等多种经济作物的杂草管理。虽然依旧在试验阶段,可很多企业已经“闻风而来”。目前,内蒙古八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与赤峰市农投集团签署1200亩订单,与全国各地用户签署100多台预订单。

不仅如此,机器人结合自主研发的无人车除草管理平台、全国首个农业种植大模型“齐民”和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光启”,形成了智能杂草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这些助农、惠农的新科技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和大家见面。

杨云飞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赤峰的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也希望八爪可以作为赤峰的新质生产力。随着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将深刻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方式,推动农机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亿万农民将从中获益,为农业强国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也为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李晓 主编:崔维莉

内蒙古新闻

作者:王丽超 张英男

阅读量:4.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