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发布
2024-06-27 20:50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答记者问|山东建成159个大型体育公园,快看哪个离你家近→
来源:山东发布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邀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同志等介绍全力推进健康山东行动,护佑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当前群众的健身意识日益增强,请问近年来山东省全民健身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栾风岩:近年来,省体育局深入开展健康山东全民健身行动,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5平方米,2023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5.8万余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25.8万人。日照市、青岛市城阳区、滨州市博兴县获评第一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3个市、12个县(市、区)入围第二批创建名单,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一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日臻完善,共建共享更加深入。聚力实施“补短板”,县级“三个一”、乡镇“两个一”全民健身工程和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均提升到97%以上,全省城市社区基本建成“15分钟健身圈”。着力拓展“新载体”,扎实推动体育公园建设,“十四五”以来新建或改扩建大型体育公园93个,总数达到159个。持续提升“智慧化”,推进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管理和提档升级,大力建设智能健身驿站、智慧化健身步道、全民健身馆等智慧化全民健身设施。扎实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省所有公共体育场地、场馆和2000余所学校体育场地已实现对外开放。
扫码查看
山东159个大型体育公园名单
二是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日益丰富,供给结构更加优化。每年省市县三级联动、层层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山东全民健身的龙头赛事。积极打造精品赛事,连续举办了十五届“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七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去年创新举办1.2万场社区运动会和4000余场乡村体育“四赛”,真正把赛事活动办在了群众家门口,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今年,省体育局正着力打造“好运山东”品牌,进一步加大赛事活动供给,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运动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全民健身组织队伍日趋壮大,健身指导更加惠民。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省体育社会组织超过4.8万个,创建151个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站点,每年常态化开展“体育志愿·文明实践”、冠军公益行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体卫融合深入推进,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和专家库,共征集试点项目304个,评选优秀项目39个,制定体卫融合标准文件20余项,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运动处方师培训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检测,每年测试和健身指导服务群众10万人以上。
下一步,省体育局将围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持续在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和健身指导等方面发力,推进全民健身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努力向群众提供更加均衡、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为健康山东建设作出更多体育贡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刚才介绍,山东深入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行动,请问在预防控制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海明: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山东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力巩固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三个一批”上。
一是坚持综合施策,实现了“消除一批”。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先后实施了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2019年山东在全国较早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2020年又第一个通过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提前半年完成了国家要求的攻坚行动目标。近年来,山东持续巩固消除疟疾和地方病攻坚成效,连续12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96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9个克山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或控制标准。
二是坚持一病一案,实现了“控制一批”。突出规划引领,先后出台遏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传播防治规划,优化防控策略,巩固防控成果,降低流行水平。实施重点干预,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和综合防治质量年活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治疗成功率均提前达到2025年控制目标,艾滋病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持续保持低流行水平。率先在全国开展消除结核病先行区建设,启动结核患者关爱行动,全面落实结核病“防、筛、诊、治、管、教、康”综合控制措施,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是全国最低的4个省份之一,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降至发达国家水平。优化医疗保障,将肺结核、慢性乙肝纳入医保门诊慢特病管理,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不低于70%和60%。启动耐药结核病患者集中免费治疗项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实现了“降低一批”。强化干预管理,出台加强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若干措施,健全完善“分区分级管理”“两包保一巡诊”等防控制度,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引导群众树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发病大幅下降。加强源头控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健康城镇、卫生城镇和健康细胞建设,推行周末大扫除、卫生清洁日等活动,清除病媒生物滋生地,与畜牧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筑牢免疫屏障,扎实开展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麻疹、乙脑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1%以下,为守护群众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请问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文:威海市在巩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健康山东行动工作部署,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域行动、全民共建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和城市发展特色,着力在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文化等方面创新突破,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目前,威海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1岁,2023年度未发生孕产妇死亡病例,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坚持城乡统筹,持续提升宜居环境品质。威海市全力推进全域卫生创建,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市域全覆盖;构建精细化、网格化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实现主次干道深度保洁全覆盖;全市266处口袋公园相继建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08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7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以上。坚持生态立市,全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8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二是坚持能力提升,持续优化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威海市作为首批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统筹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成功获批“十四五”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1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项目1个,启动省市共建华东区域中医骨伤诊疗中心项目。全市100%基层医疗机构达到省提升标准和国家基本标准,实现医共体中心药房全覆盖。率先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中医日间病房”诊疗新模式,实现中药饮片集中配送全覆盖,威海中医药工作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刊推广。
三是坚持健康促进,持续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威海市全面推动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放心等六项工程,威海市“知食小卖部”和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案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实现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所辖区市全部完成省级健康促进区(市)建设。累计建成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社区、食堂等10余类健康细胞5000余家,助力培育市民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2023年威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01%。出台《威海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推动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无烟党政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阅读量:18.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