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一线大调研】电梯安全事故缘何频发?

来源:综合广播

2024-08-29 20:54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 (综合广播)

上周,河南信阳一小区出现电梯故障,导致住户坠亡。本台《有事大家帮》栏目及时跟进,关注了山东各地电梯事故频发的新闻,其中济南有个小区一年半发生了50多次故障。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最近高层小区电梯频频出现问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受到了巨大影响。电梯年年检修,为何还是会出现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安全乘梯?请看记者调查。


济南历城区融创文旅城鹊华居在2021年底正式交房,8栋超高层居民住宅楼容纳了1000多户居民,每一栋楼电梯更是居民出行的“必备品”。但居民告诉记者,这个交付不到3年的小区,单元楼内的电梯就会经常出现问题无法使用。

随后记者走访了小区内1号楼,2号楼,7号楼的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会出现摩擦声,出现失重感,还有金属碰撞的声音。小区另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单元楼内的电梯听说按时保养,但却没有公示维保公司的电话,依然经常出现停运的情况,一周最多停运三四次。

小区电梯问题频发,也让很多居民对其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顾虑。居民孙女士专门从老家来到济南照顾孙子。她感觉小区电梯的质量并不好,多次出现问题后再乘坐电梯都要“仔细看看”,担心电梯停止的位置不对造成危险。

为什么交房不足三年的小区电梯问题频发?记者联系到了小区物业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造成电梯停运的原因非常多,小区的电梯并不存在质量问题,没有大故障但是无法避免小问题:门板轻微被撞,异物落入电梯井等问题,当时可能不会停机,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有偏差就出故障。

由于楼层高,居民对电梯的依赖程度较高,但部分小区电梯的使用体验却相当糟糕。电梯出现突然下降、停运等故障,严重影响了日常出行。电梯年年检修,为何还是出现问题?又该如何安全乘坐电梯?请继续来看记者采访。


居民住宅电梯的安全质量由电梯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电梯管理部门通常包括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物业管理公司等。这些部门负责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年检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鹊华居小区物业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内电梯全部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有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维保电梯时长长则半小时,短的时候只有5-1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能把电梯维保好吗?记者联系到了历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检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半个月一次的电梯维保工作要对电梯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维保时间一般在20-40分钟之间。

按时维保,及时检修,为什么小区住宅电梯还是问题频发?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山东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共处置电梯故障5128起,其中,困人故障3844起,困人故障率最高接近1%,也就是说100部电梯有接近1部出现电梯困人故障。使用场所方面,住宅发生困人故障数量最多,为2845起;再看我们周边,电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满了安全隐患。96333工作人员表示,电梯屡屡出现问题,人为原因占比较大。

【每个人的使用方式不一样都有可能导致电梯停梯,这个不是说保养完以后就一直不会坏。】

山东某电梯销售经理也向记者印证了96333工作人员的说法,他告诉记者,小区住宅电梯还经常出现今天保养,接着下一秒就出现停运的情况。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使用不当。此外,电梯运行是否稳定,靠的是“三分质量七分安装”。首先,市面上运行的电梯大部分是由生产厂家外购拼装起来的,无法保证零件质量的稳定性;其次能够准确顺利的安装也是影响电梯稳定性的重要一环;第三就是后期的使用与维保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居民都有同一个疑惑:为什么办公大楼、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所使用的电梯故障率比小区的住宅电梯还要低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商用电梯与住宅电梯相比,住宅梯只需满足居民上下通行即可,而高端写字楼,商场等商务梯需要满足相应的需求,因此在价格、重量、运行速度、材料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据了解,目前省内在运营的乘用电梯基本通过了验收,产品质量有一定的保证。而电梯属于机械设备,在投入运营之后必然要进行按时的保养维护,但仍然无法避免故障的发生,居民如何才能用上“安全梯”?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省电梯质检中心工作人员说根据相关规定,电梯都是“一年一检测”,需要靠大家自觉维护。

山东台特邀评论员肖广盟认为,电梯能够安全平稳使用,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首先居民应爱护使用电梯,不在电梯内蹦跳,不长时间遮挡电梯门;维保单位要切实做好电梯维保工作,仔细检查,安全施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电梯在生产,安装,使用,维保等方面监管力度,让居民真正用上“安全梯”。

来源:综合广播 编辑:李显 责编:赵国伟 主编:李献刚

一线大调研

作者:李显

阅读量:18.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