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7日讯 眼下正值暑假时间,而在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校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留校的同学们,利用暑假时光学习知识,修练技能,参赛备赛;教师们依旧坚持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研习新知,研修交流。在这个暑假,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师生并肩作战,相互陪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教师能力提升,师生在教学相长中砥砺前行,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一同加油努力。
专业调研不断线
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现教学质量提质培优,学院开展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各系部利用暑假期间开展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活动,并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的调研活动的通知》。
各系部按照通知要求,根据专业调研工作计划深入企业行业、同类院校和毕业生中,围绕本地区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及人才需求的工作岗位情况,了解产业、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掌握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确定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而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设置,完成彰显技工特色、贯彻就业导向、体现校企融合、突出工学一体、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教学改革不掉链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技工教育的特色,也是技工院校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人社部印发的《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中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推进落实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探索新生教育教学改革和美育课教学改革。
目前,学院共建设有6个部级试点专业,一方面,各试点专业充分利用暑假假期,按照学院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作方案任务要求与任务分解时间表,按计划、分阶段完成试点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学院推动各系部对24年秋季学期新生教学模块课程的优化组织研讨活动,按照“课堂内容作品化、实训内容产品化”的指导思想,遵循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运用基于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学习任务设计进行优化细化,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爱上技工院校的“新型课堂”。并对新学期的美育课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筹划。
师资培训不断档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院坚持全过程五梯级培养模式,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着力建成“思政+教学+技能”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
组织推动各系部利用暑假假期组织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活动,包括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教师实践研究班、社会化认定化学检验员二级培训等。学院选派试点专业教师赴各培训基地参加全国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截止到目前,3位教师通过工学一体化一级教师培训,2名教师通过二级培训,4名教师通过三级培训。公共教学部组织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思政教研室教师团队赴延安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骨干教师实践研究班,为下一步学院大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奠定基础。海洋生化系选派老师参加社会化认定化学检验员二级培训并获得二级化学检验员资格。大赛项目教练专家团队,积极参加校企、校校、国际等交流学习活动,坚持开放共享、合作交流、互惠共赢,促进学院大赛项目团队硬实力和软实力双提升。
备赛训练不停歇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技工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技能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目标。
各系有计划地组织各系大赛梯队、工匠班、训练营的同学们,利用好暑假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备赛比赛、技术攻关、培训交流等活动。机电工程系2名同学参加了第二届齐鲁残疾人工匠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操纵赛项、赛前集训;现代制造工程系六名学生参加了第十八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线上)分赛区比赛,荣获特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的优异成绩,同时,并积极备战2024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装备设计与数字孪生制造方向的决赛,工业4.0项目选手也利用暑期期间积极备赛;汽车工程系三名同学主动留校进行汽车喷漆技能竞赛和新能源汽车竞赛训练;印刷工程系组织了第二届齐鲁残疾人工匠职业技能竞赛海报设计项目潍坊市参赛选手赛前为期7天的培训,期间邀请专家认真解读大赛技术文件,系部教师精心指导选手训练和点评选手作品,选手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海洋生化系举办“水处理技术及化学分析检验”培训班,共选拔15名同学参加了培训;信息工程系的同学暑假仍然在进行网络布线的训练;奎文校区幼儿教育专业的老师带领20余名学生志愿者前往潍坊爱心义工第九届成长夏令营,带领困境儿童体验特色非遗课程——艺韵扎染、超轻粘土,不仅是一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学院服务本土,宣传自身、提升形象、展示成果的重要途径。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