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这个词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应效法上天,积极进取,永不懈怠。今晚19:30,主持人辛凯将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周海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梁涛等嘉宾走进河南淮阳弦歌台、山东滕州博物馆、山东邹城孟府以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地,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哲思和精神力量。
走进孔子“陈蔡绝粮”的纪念地——河南淮阳弦歌台,在这里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感悟孔子“困于陈蔡,仍弦歌不辍”的自强不息精神。
这是孔子一生践行“自强不息”精神的缩影,他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即使屡陷绝境却依旧奋勇前行。据《左传》记载,滕国面积只有方圆50里,这样一个小国崛起为以“善治”而闻名的“善国”,与“文公问政”密不可分。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认为,滕国只有走自强自立的道路,自强不息,才能改变命运。
走进滕州博物馆、滕文公台,追溯滕国自强不息、以善立国的历史篇章。从滕国故城遗址出发,沿着先贤的足迹,一路寻访至邹城的孟府。在孟府的讲儒堂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梁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以及青年学子们展开了一场文化思辨之旅。
深入探讨“自强不息”的历史渊源及其与儒家天命观、核心思想“仁”、“厚德载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我们还将回顾中国历史上对自强不息精神的实践与传承。
“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动诠释
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不仅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太空梦想的起点——东方红卫星从这里升空,神舟飞船从这里起航。
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勇攀高峰,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这里的一切,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
中华民族历来是敢于追梦、善于圆梦的民族。梦想的实现正是基于代代相传的自强不息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承载了古代先贤们的智慧与坚韧,更将引领新时代中华民族奋勇向前。
大型文化思辨节目
《尼山杏坛·行思天地间》
8月2日起 每周五19:30
山东电视文旅频道播出
敬请关注!
来源:山东电视文旅频道
编辑:朱美英
责编:孙昱
主编:付煜冬
-
-
山东电视文旅频道
山东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
作者:朱美英
阅读量:19.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