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河北徐水:传承舞狮艺术 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8-14 23:26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河北徐水:传承舞狮艺术 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

挠痒痒、眨眼睛、打个滚儿、抖抖毛……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狮舞演出现场,一只只“小狮子”动作细腻逼真、神态萌趣可爱,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徐水舞狮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1925年,素有“北狮之宗”美誉。经过百年传承,历代艺人不断创新、发展,广泛流传。2006年,徐水狮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狮表演多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另有头戴狮头道具、身披狮皮扮演的小狮子穿插表演。狮头仿照古代石狮造型,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精心制作而成。前额宽阔隆起,眼睛黑亮有神,鼻子前伸突起,大嘴张合有度,双耳微微颤动,五官起伏有致,头顶彩绸映衬,项上铜铃作响,更显威武雄壮、憨态可掬。为增强观赏性,舞狮艺人们还在长期摸索中,对道具进行改进,并逐步将“文狮”与“武狮”的技艺精华巧妙融合,既能表现雄狮的刚强勇猛,又不失灵动活泼。长期以来,舞狮表演已被赋予东方雄狮崛起奋进的精神内涵,成为不断传承、长盛不衰优秀传统文化。

徐水区一直把传承和发扬舞狮文化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打造文化展馆、建设训练大厅和舞狮大舞台等场馆设施、培育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办狮舞夜校和培训班、成立舞狮社团、推动“非遗”进校园、开展交流展示、引领产业化发展等途径,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目前,该区拥有专业舞狮表演团队20余支、3家舞狮文化名家工作室及多个中小学舞狮社团。

“进入新时代,徐水狮舞扎根农村,年节及丰收庆典积极演出,并坚持技艺为本、创新为要,增强技能,让观众常看常新。”徐水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负责人商鸿果表示,今后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文旅融合,拓展旅游演艺市场,进一步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多措并举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冯卿、李月英)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凡 审校:李晓 主编:郭常宏

河北新闻

阅读量:16.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