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5日讯 万象“耕”新秋播忙。立秋已过,东平县梯门镇“春瓜秋菜”开启大棚致富新模式,从特色农业全域发展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记者跟随种植户吕长芳来到棚里,只见一排排麻椒苗整齐排列,在大棚中茁壮成长,经她介绍,去年的麻辣椒收益很好,现在腰包慢慢鼓起来,她感觉浑身充满干劲。
“我们老早就准备秋天种麻椒,去年每亩能突破5万多元,年前年后这个辣椒价格又好,都超过了7块多钱,今年,我后边这十个棚里全部种的麻椒,我相信,今年辣椒的收益能比去年更高。”种植户吕长芳介绍道。
像很多种植户一样,刚开始种棚的时候,吕长芳也想着省工省力,种一些易于管理的农作物,但一茬过去,结算的时候却发现效益低、收成差。一筹莫展之际,镇政府推出了“春瓜秋菜”的模式,号召群众提升大棚质量,增设水肥一体化设施、自动棚膜升降器等,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政府出面考察优质作物品种,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种苗推介会等多种方式把关种苗质量,帮助种植户获取优质种苗。
梯门镇深入调研各村实际,科学规划“春瓜秋菜”轮作模式,不断扩大规模化优势,推进精细化种植、精品化生产,在确保符合当地条件后,开展种苗推介会,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选择,促进种植户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农企精准对接。
为确保秋茬作物高产丰收,梯门镇一方面帮助种植户选育优质种苗,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员与设施农业专班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种植技术,为作物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设施农业要向“新”提“质”,不仅要有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还要在原有基础上扩规模、提产能,要通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来降成本、提效益。在单位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瓦庄片区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定向发力、抱团发展,大棚种植逐步形成单品规模、精品优势,联建村村均增收20万元,富民强村“齐步走”、果蔬飘香四季丰的美好愿景正加速变为现实图景。
梯门镇采用的“春瓜秋菜”的种植模式,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春天种植各种甜瓜,利用大棚的保温保湿功能,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秋天则种植各种蔬菜,利用适宜的气候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这种轮作模式不仅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梯门镇“春瓜秋菜”模式汇聚了4000余名耕耘者心血,已成为设施农业的重要引擎,其详细评估了全镇42个村的种植综合能力,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有效激活了全镇经济发展新动能。
下一步,梯门镇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帮助整合家门口碎片化土地建设大棚,统一固定种植品种,引导选择优质种苗,向着多元的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迈进,形成具有区域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质优势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