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灼言丨与中东欧携手,山东以开放成就未来

来源:闪电新闻

2024-10-17 09:30

发表于山东

齐鲁大门常打开,欢迎客从寰宇来。

10月15日至17日,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山东烟台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共同主办,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

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肇始于2012年,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以基于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共同意愿打造的跨区域合作组织。此前的五次大会,先后在重庆、捷克首都布拉格、唐山、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沈阳举行。

从某种角度讲,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落地烟台,既是对山东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未来潜力的肯定,反过来,也是一扇山东对外开放的绝佳窗口,让世界上更多的朋友走近美丽宜人的烟台,认识开放进取的山东。世界聚焦山东,山东走向世界,借“会“之契机,大力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关系,让更多的山东品牌、人才、技术、文化走出去,在互利共赢中取得新发展。

选择烟台、选择山东,最直接的原由在于,山东是中国-中东欧合作共赢机制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潜力股。近年来,山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各方达成的合作共识、合作成果。数据显示,在2023年,山东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15.5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超过全国16个百分点,山东先后打造济南、青岛等中欧班列核心枢纽,在波兰、塞尔维亚开设了中欧班列海外仓和多个特色班列,双方的合作机制更加完善,人才交流也更加热络。

山东并非被动参与其中,而是努力将之视为“走出去”的机会,人才、技术、资金、资源“引进来”的窗口。山东对于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高度重视,自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先后迎来五批中东欧国家级政要来访,举办四十余场省级会晤,山东在中东欧国家的国家友好城市布局也从7国14对,增长至9国36对。山东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就 ,也表明地方合作将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基础支撑和活力源泉。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扩大开放,中国在行动,齐鲁有担当。透过这一盛会,我们能看到山东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巨大成效。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不少敢为人先的山东经验:上合示范区,聚焦“模式创新、示范引领”,创出多项“全国第一”;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中欧班列全省统筹,打开山东“快递出海”新通道,将“促进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联通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的定位作为目标,让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篇章由纸上跃然至齐鲁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

以多样化的开放举措,巩固山东海路联动、毗邻日韩、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的开放优势,完善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始终扛牢开放与经济大省担当,聚焦阻塞开放的痛点、堵点、难点,推动制度性开放取得新进展。痛点缓了,堵点通了,市场也就活了——今年前五个月,山东省实现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让更多山东企业扩展了发展新空间、增收新思路,切实做到了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开放中收获获得感、幸福感。

一场重磅的世界级盛会,同样有它的“长尾效应”。历史告诉我们,一场盛会,往往是一个城市、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契机。对于山东来说,一个摆在面前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放大“会议效应”通过本次会议,让开放的门,越来越大,在内外互鉴中不断发现阻塞开放的体制机制弊端,对接国际高标准、高规则;透过中外交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外资吸引能力,让“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腿走路,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开放的历史,山东成绩斐然,对外开放的未来,山东大有可为。相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既是对山东已有开放成绩的肯定,也是光辉灿烂新征程的起始。(文/陈自强)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刘国栋 责编:靖晓红 审校:黄鹏伟 主编:崔维莉

地评线

阅读量:53.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