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发布
2024-10-25 18:14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解锁山东绿色发展的青年打开方式
来源: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邀请三位青年代表,围绕“以青春奋斗之名 赴绿色发展之约”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陈颖:我是国家电投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颖,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核能、氢能等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工作。在氢能领域,也就是研究如何把绿色零碳的氢能源制备出来,然后将氢能应用到我们的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应用到发电供热、备用电源上,去替代煤、油、天然气这样的化石能源。2017年,我加入了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团队——国氢科技,主要负责产业规划、市场开发、产业链合作等,希望能为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围绕氢能开发及利用,实现了关键材料和部件自主化,搭建了“氢腾”品牌燃料电池、“氢涌”PEM制氢装备两大产品线。比如像燃料电池,它是将氢转换为电、热的装置,也是我们氢能车上的心脏,它其中的质子膜、催化剂、碳纸等材料,样样都对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我们都一一攻克了。其中,2022年,搭载我们自主品牌发动机的氢能大巴参与服务了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主产品的技术水平。2021年我来到济南,从零开始组建团队,负责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建设。两年多来,我们这个平均年龄30岁的团队扎实推进交通动力、供能等各类场景需求的燃料电池产品及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氢能应用,助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前,我们的各种自主产品已走向市场,服务到社会各类交通和供能场景,济南绿动被评为济南市新能源装备链主企业,也是“氢进万家”二期项目氢热电联供课题牵头单位。“氢进万家”是科技部定向山东省实施的氢能专项科技示范工程,山东省将通过项目实施打通氢能制、储、运、用产业链并推动氢能多元应用,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积累经验,提供齐鲁样板。
氢能是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我将与我的团队持续深耕氢能技术创新与攻关,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与产业链企业一道,共同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规模突破,推动氢能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刘俊宝:我是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炼钢一车间副主任刘俊宝。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山钢股份炼钢厂,先后从事精炼、转炉炼钢生产及炼钢工艺研究优化等工作。2017年,我加入智能炼钢攻关小组,先后参与一系列技术项目研究与应用,实现了转炉的全流程无干预智能冶炼。就是说,整个冶炼过程,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让职工从与1600多度钢水面对面的“苦累险”,变成人与电脑高度融合的“点按键”;让冶炼从全凭感官靠经验,变成了依托数据电脑干。曾经的炼钢生产环境是“胸前火焰山,背后大风扇,上班一身汗,下班脸如碳。”现在,坐在整洁舒适的操控中心就能炼钢,不仅大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转炉冶炼的能源消耗还降低20%多,钢水质量的合格率提升10%以上。山钢的转炉炼钢核心技术也因此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如果说,智能炼钢是提前设定好程序自动冶炼,那么智慧炼钢就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进行自主冶炼。一个自动,一个自主,一字之差,却有着很大差别,就好比是给炼钢生产装上了“最强大脑”,它能自己分析和学习,设计出最优的冶炼模型。2019年,我加入“智慧炼钢青年创新团队”,主导完成20个技术创新项目,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我们综合运用5G、物联网等新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智慧炼钢生产线。现场的200多个摄像头,6000多个传感器,代替了职工的眼睛和耳朵;20多个机器人,解放了职工的双手;业内最大的智慧炼钢集控中心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云计算,代替了职工的大脑。这成功帮助我们实现了炼钢能耗达标杆水平,就是说炼钢过程中回收的煤气、蒸汽总量已经超过了我们消耗的水电风气能源的总和,能耗稳定在-30公斤标准煤/吨钢,相当于炼一吨钢不仅没有消耗能源,还赚了30公斤煤,这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得益于此,我所负责的两座转炉分别荣获“全国冠军炉”和“齐鲁冠军炉”称号,经我们冶炼的产品已销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岗位,钻研新技术,苦练新本领,争做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钢铁答卷”。
刘春伟:我是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水文地质中心泉水保护部主任刘春伟,主要从事济南泉水保护、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等领域的研究。
泉水是济南的根与魂,是济南最靓丽的“名片”。八〇一队自1958年建队至今,六十六年执守如一,一直奋战在全省水文地质工作最前线,组建了泉水保护团队,始终守护着济南泉水,通过长期勘查工作积累了最完整、最系统的地质资料,系统查明了济南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泉水成因和资源量,绘制的《济南泉水成因地质剖面图》被收录进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水文地质学基础》教材,为泉水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团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济南泉水保护地下水监测平台”,不断提升泉水保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首次提出“调蓄补源、采外补内、开源节流”三大保泉模式,持续优化泉水保护全链条、全过程服务,支撑趵突泉持续喷涌21年。结合同位素测年与古气候演化,首次较为准确地推算出济南泉水的出露年代即“泉龄”,为距今46000年至23500年左右,让泉水的“年龄”为世人所知,极大提升了济南泉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贡献了地矿力量。
因在保泉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所在的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山东省首届“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等荣誉称号,我本人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下一步,我们团队将继续当好“泉保姆”,服务“强省会”,深钻细研创新突破,以实际行动为促进省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地矿力量。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阅读量:13.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