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1-02 23:30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从珠海到世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进军深蓝之路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坐落于南海之滨的珠海市,依托与于珠海丰富的海洋资源,25年来,中山大学建设大海洋学科群,推动海洋科考、深海探测和海洋科技创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在海洋探索领域迈出坚实的步伐。
向极地进发,拓展环境研究新领域
“遥感能够捕捉大尺度的环境变化,但是大自然的幽微还是要去到现场考察。”郑雷谈到,今年夏天,他跟随着“中山大学极地”号从南海之滨出发,穿越南海、东海、日本海,直抵北冰洋开展科考。
图为“中山大学极地”号作业图。
极地是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全球变暖加剧了极地海冰消融,温度的上升破坏了北极涡旋和季风气流的稳定性,冷空气从极地倾泻而下,这也是近年来北半球经历极端的寒潮与酷暑的重要原因。
“北极海冰融化得比想象中更严峻。”中大极地科考团在北纬70度突然发现了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冰,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2000年前后。“只要科学需要我们到北纬85度,那我们就向更北处挺进。”航次首席兼领队程晓教授下达指令。科考队如愿收集到最新的数据,开展极地冰盖物质损耗机制、海冰快速变化机理研究。
作为国内高校首次自主组织的北冰洋科学考察,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团队成功复刻了十年前外国科考船完成的轨迹,所收集的数据能用于研究近10年来北冰洋的水体环境变化,完成了国产设备、自研科考装备的极地海试。此外,此次科考在提升极地认知、生态环境预警、培养极地多学科优秀人才以及我国参与极地国际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与极地学科是观测和实践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有相应平台。因此,中山大学依托自身的前沿设备与研究积累,牵头成立教育部中国高校极地研究联盟,目前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共同推进极地科教任务。
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将再度起航前往渤海,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研究北极气候对我国冰区的影响及开展科研设备海试,服务辽东湾生态环境建设。
锚定发展需要,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南海不仅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带来了迤逦的海洋风光,也带来了海洋科研的脉动。
“在海上台风等高海况场景下,派科研人员乘船监测的风险较大。”南方海洋实验室船舶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张小波讲到。而“珠海云”号在时长200多个小时、距离1500海里的航程中表现不俗。
“珠海云”号是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搭载了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水器等设备,能在到达一片海域后快速开展立体扫描,可以在高海况地区实施监测作业,得到更多一手数据。
图为停靠在码头的“珠海云”号。张楚翊摄
这艘科考船正是由南方海洋实验室主持建造的。该实验室实行“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模式,秉承服务“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的“三轮驱动”发展战略,在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海上新广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2月,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亮相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它由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自主研发设计,可有效解决现阶段养殖平台存在的渔业功能弱、网衣及挂网方式安全性能低、破网跑鱼、出鱼方式机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实现数字智能化养殖新的突破。
该实验室与中大融合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介绍到,目前中大共有14个学院参与到实验室的“海洋牧场与健康养殖、海洋工程与智能装备、海洋安全与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的重点任务建设中。同时,实验室还为学校18个学院和附属机构提供设备开放共享;与中大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累计共同培养了176名研究生。
立足湾区,中山大学积极推动珠海校区与港澳和国际的交流合作,构建更大的“朋友圈”。通过粤港澳高校联盟和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山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未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将继续深入对接珠海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珠海校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创新引擎”。
阅读量:20.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