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2024-12-27 16:31
发表于山东
原标题:普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三大“亮点”,提升服务效能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2024年,普集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各部门团结合作,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优化服务环境、狠抓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机制、打造“三大”亮点,营造出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坚持为民宗旨,打造“便捷”服务亮点
打造温馨办事环境,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优化大厅硬件设施,更换便民服务大厅标识牌,设置导服咨询台、业务受理区、休息等候区、自助查询打印区、充电线、阅览区等区域。大厅内有饮水机、轮椅、急救箱、AED等设备,大厅门口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无障碍停车位及通道,提高群众办事体验感。
优化服务职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强化数字赋能惠企便民,认真落实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设置“一件事”服务窗口、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窗口、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窗口。整合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采用“多表合一、材料共享”,实现办事群众“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在村、社区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代办点,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对于非关键材料不全的情况,试行“容缺受理”,允许群众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全而多次往返,减少群众的办事成本和负担。
坚持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打造“优质”服务亮点
升级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举办政务服务礼仪培训会,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工作人员言谈举止抓起,推行“三声一笑”,即“来有问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微笑服务”,广泛推广“您好、欢迎、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别客气”等文明礼貌用语,提高了政务服务队伍文明礼仪素养。工作人员树立“小窗口,大责任”的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实行“文明服务考核”机制,激励工作人员用心服务。完善“好差评”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满意度评价,倒逼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强化基层帮办代办能力。缩短服务半径,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打造“足不出村办成事”服务品牌。各行政村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组建帮办代办人员队伍,定期走访群众,认真梳理并收集特殊人群需求,为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提供帮代办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坚持服务创新,打造“特色”服务亮点
升级涉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在工业社区挂牌成立“泉惠企”企业服务站,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梳理服务企业及职工事项清单141项,及时收集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职工关爱、发布招聘信息等暖心服务。整合职能部门完善窗口设置,变“多头管理”为“集约服务”。建成“亲清会客厅”,配备“亲清观察员”,推动便企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围绕企业融资、人才引育、员工关爱、集群发展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国际业务结算宣讲、工业涂料产品联合推介、人才市集招聘、安全生产培训、希望学堂、爱心驿站、法律维权、职工义诊等活动50余场次,惠及辖区企业100余家,服务企业职工累计600余人次。
聚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拉近群众距离。今年,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入驻便民服务大厅,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受理机制,畅通情报信息渠道。线上线下分类处置,线上集中研判,分类流转。线下采取“一窗服务引导登记”措施,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数字赋能矛盾纠纷调解,新设远程视频调解室,借助系统连线进行网上调解,减轻群众诉累。
拓展服务领域,回应群众需求。设立人大代表示范岗,公布庆霞服务热线,发挥中心主任带头示范作用,为群众提供8小时之外的政策咨询解答。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有约服务、节假日不打烊等特色服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规范小微权力,持续推进村级智能公章运行。对办事处及村级公章采用“互联网+公章终端机器”的实物形式,实现从管理到使用全程可溯可查的实时监督。
新的一年,普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阅读量:10.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