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日讯 东平县傍水而居,因水而兴。独特的资源禀赋,赋予了生态渔业发展的自然基因,造就了东平“江北鱼米之乡”、全省淡水渔业大县等美誉。一年来,全县上下锚定“富民强村”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纵深推进30万亩生态渔业工程,着力扬优势、提质效、做品牌,“江北水乡”名声大振、“生态饭碗”端得更牢、“绿色发展”迸发活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新篇章。
冬日午后,新湖镇窦府营村的养殖大户苏义太行走在自家藕池旁,对这一年的辛劳,他感触良多。
新湖镇窦府营村养殖户苏义太说:“今年这个效益很好,因为今年莲藕和小龙虾的价格比往年都有所提高。”
2023年,苏义太抢抓生态渔业机遇,返乡投身“藕虾套养”。一番努力下,养殖取得巨大效益。去年,他带动乡亲成立合作社,养殖规模扩大到1100余亩,带动近100人就业。
经历了风雨洗礼,攻克了道道难关,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这两年,9个涉渔镇街忠诚履职、守土尽责,向坑塘要效益、向水面要收益,藕虾稻虾套养、高密度养殖等特色方式日益多元,鳜鱼、鲈鱼、鮰鱼、乌鳢等名优水产渐成品牌,掀起了群众生态致富“浪花”。
戴庙镇东金山村支部书记谢德伟说:“我们村的乌鳢远近闻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一个鱼塘呢是3亩左右,出成品15000斤左右,效益很可观。”
前不久,旧县乡生态渔业产业园建成投用,一排排圈养桶内,鲫鱼、鲈鱼等多种优质鱼类自由生长,该项目也成为东平县向智慧化、精细化、高效化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探索。
生态渔业产业园1号厂房负责人王攀说:“第一批主要养殖中科5号鲫鱼,这一批预计纯利润可达150万元。4月份后压茬养殖罗非鱼和罗氏沼虾,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
现如今,全县采用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赋能鳜鱼、黄颡鱼等新品种养殖增加利润3000余万元,各乡镇街道水产琳琅满目,湖区养殖鱼类达30多个品种,渔业总产量达5.58万吨。
湖内湖外统筹考虑、互为补充、一体推进。25万亩大水面也实现了水质保护和渔业发展的齐头并进,“人放天养”、增殖放流,全年投放优质鱼蟹苗种3亿余尾,禁渔期制度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护水、以水养鱼,东平湖真正成为“生态”代名词、鱼品“金招牌”。
商老庄乡渔民梁久玲说:“这几年东平湖的环境好了、水质也好了,渔产品的品质也好了,价格也一直往上涨。”
2024年,东平县渔业总产量为7.97万吨,同比增长4.10%;渔业总产值为22.8亿元,同比增长3.84%。东平县被成功列入全国23个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之一,激活了全县乡村振兴“新引擎”。
去年秋天,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内稻蟹套养的螃蟹迎来丰收,然而前期养殖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螃蟹脱壳困难,养殖户沈本平深受困扰。犯难之际,渔业专家、县乡渔业服务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
东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军:“当老百姓有需求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接到信息赶到现场,我们有服务车、水质化验盒,诊断工具都在车上随时带着随时出诊,都是随叫随到。”
人才、技术的扶持成为了护航生态渔业发展的“金钥匙”。一年来,东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积极引导群众科学、高效养殖水产品,组建生态渔业服务队,带着技术下沉一线,为养殖户办实事、解难题。
在此基础上,东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合作,设立专家工作室,集聚高层次人才,开展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建成现代渔业综合管理平台,全县渔业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隆冬时节,汶河湾渔业对池塘由手机控制升级为大屏控制,增氧、投喂、水质一目了然、一键控制,公司还用上水处理、集装箱养殖、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等装备,鱼的品质大幅提升,鱼价更是普通养殖模式的1.5倍。
汶河湾渔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顾春雷:“对智慧渔业的平台上进行了升级,安装更先进的这个各种传感器,这样对鱼池当中的各项的指标指数,都在大屏上都能显示,避免了养殖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它产量就能增加1/3以上。”
如今,汶河湾、旭丰农场、志远渔业等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养殖、统购统销,东平的鱼品质更好了、价格更高了。
好水出好鱼,好鱼护好水。如果说把鱼养好是基础,那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则在鱼上岸后发挥着放大效应。
立足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做强做优水产重点产业链,东平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东平特色、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东平渔万家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广磊:“我们的公司年利润能创造1000多万元以上,这样既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
渔万家有限公司的鱼水饺,不仅是美味的代表,更是东平湖鱼从“堂食”到“家食”、从“餐桌”到“冰箱”商业模式转型的先锋。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吃干榨净”一条鱼,沿湖乡镇不再“靠天靠湖”,深加工的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东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尹文静:“推动国丹、水泊、汶河湾等领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投资建设水产品初加工与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项目,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延长水产品产业链条,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致力于在一条渔“链”上做文章,东平县深耕渔旅融合,东平湖开湖节、龙虾啤酒节、烹鱼大赛等活动异彩纷呈,展销会、鱼王评比等渔事节庆、推介活动遍地开花,渔业与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增值增效增收空间不断扩展。
生态渔业是东平兴水之利、依水而强的必然选择,也是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两年来,东平县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全新路径,好山好水好鱼的优质基因正推动着30万亩生态渔业向着质量更高、效益更优、产业更强的新征程大步迈进。因水而兴,我们也必将因水而强!新的一年,全县上下将坚定不移沿着“生态渔业”的路子阔步前行,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久久为功的执着、迎难而上的魄力,打响“生态东平湖”品牌,在东原大地绘就出一幅水清岸绿、蟹美鱼肥、以渔富民的生态画卷、产业答卷!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